圩田二首(其一)

周遭圩岸缭金城,一眼圩田翠不分。

行到秋苗初熟处,翠茸锦上织黄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翻译

四周的圩堤环绕着金色的城墙,一片片绿色的稻田连成一片难以分辨。
行走在秋天稻谷开始成熟的田间,绿色的稻穗如锦绣上织就了黄色的云彩。

注释

圩岸:环绕村庄的水堤。
缭:环绕。
金城:金色的城墙。
圩田:围垦而成的农田。
翠不分:绿色连成一片,难以区分。
秋苗:秋天的稻谷。
初熟:刚开始成熟。
翠茸:绿色的稻穗。
锦上织:如同在锦绣上编织。
黄云:泛黄的稻谷,比喻丰收的景象。

鉴赏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丰收的农村景象,通过对比和生动的细节,展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深切感受和对农业劳动成果的赞美。

首先,“周遭圩岸缭金城,一眼圩田翠不分”这两句,运用“圆”字来形容田野的整齐与统一,以及它被绿意盎然的庄稼覆盖。这里的“圩”,既可以理解为田地的界线,也暗示了成片成片的田园景观,如同一个个金色的城堡。

接着,“行到秋苗初熟处,翠茸锦上织黄云”则进一步描绘出农作物已经成熟的场景。诗人在秋天走到这些初步成熟的庄稼中时,面对的是如同精致地织就的翠绿色锦缎之上,点缀着金黄色的云朵——这里的“织”字形象地说明了大自然的工艺和诗人眼中的美景。

总体而言,这两句诗通过生动的意象,不仅展示了农业生产的丰收景象,还表现出诗人对农民劳动成果的欣赏,以及对自然界中生命力与色彩变化的细腻描绘。

收录诗词(4294)

杨万里(宋)

成就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经历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 字:廷秀
  • 号:诚斋
  •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 生卒年: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相关古诗词

夙兴待旦二绝(其二)

村里无铜漏,金鸡管杀更。

百声犹未晓,却等第三声。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庚]韵

夙兴待旦二绝(其一)

觉后难重睡,醉馀还独醒。

东窗不肯白,挑尽一灯青。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青]韵

多稼亭上望三山中峰独秀而低

三山道是远连天,亭上看来只近檐。

可惜当初低少许,三山幸有一峰尖。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盐]韵

多稼亭日色甚暖忽有雪数片自晴空而下已而复无

霁日何曾惹寸云,忽飞些子雪如尘。

不知底处天花落,风里吹来数点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