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十日立冬

立冬前一夕,聒地起寒风。

律吕看交会,衣裳出褚中。

骭疡时作尰,怀抱岁将终。

汗手污牙笔,晴檐共秃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在立冬的前一天晚上,刺骨的寒风突然刮起。
观察着季节更替的律吕声调,从箱子里取出衣物准备御寒。
腿部的疮痛时有发作,一年即将结束,心中感慨万分。
手心满是汗水,握着沾满墨迹的毛笔,与邻居老翁在晴天屋檐下共度时光。

注释

立冬: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表示冬季开始。
律吕:古代音乐中的五声音阶和六声音阶,这里代指时节变换。
衣裳:衣服。
褚中:箱子中,古时常用皮革制成的容器。
骭疡:小腿上的疮痛。
尰:古代对脚肿病的称呼。
怀抱:心情,内心感受。
终:结束。
污:弄脏。
牙笔:毛笔。
晴檐:晴朗的屋檐。
秃翁:形容头发稀疏的老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立冬前夜的感受和生活情景。首句"立冬前一夕,聒地起寒风",通过"聒地"一词生动展现了寒风刺骨,声音嘈杂的特点,预示着冬季的到来。"律吕看交会"暗指时节更替,律吕是古代音乐中的音律,这里象征着季节的律动与交接。

"衣裳出褚中",诗人因天气转冷而取出厚重的衣服,暗示着气候的变化。"骭疡时作尰"描述了身体不适,可能是指关节疼痛,"岁时将终"则表达了对年终的感慨,时光匆匆。

"汗手污牙笔"描绘了诗人手心出汗,写字时沾湿了笔,显示出生活的琐碎和忙碌。最后,"晴檐共秃翁"以"秃翁"自比,形象地写出诗人与老友在晴天屋檐下共度时光,共享寂寥的场景。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立冬前的寒冷氛围和个人身心状态,流露出淡淡的岁月沧桑感。

收录诗词(134)

周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山居晚步(其二)

步担腰镰急,平畴沥稻稀。

水云漫白道,烓灶起青霏。

缝塔随烟暝,巢乌择木飞。

年丰閒正少,乘屋匠人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山居晚步(其一)

蔬肠消谷暖,拄杖出林深。

犊背斜阳在,蛩声暮气侵。

岗峦舒伏脉,松菊会归心。

墟落函寒早,山曛日未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太平州陈大监挽章(其二)

人称扁画更传诗,飞到青冥却自迟。

今代人门能有几,伤心年寿遽如斯。

百年乔木虬枝在,千里棠阴晓角悲。

日暮佳城春草碧,生刍遥奠野人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太平州陈大监挽章(其一)

老去无成久索居,尚能林下听除书。

百年门地推鸿绪,三月春江照隼旟。

云路脩程惊折轴,昔游风谊记回车。

绿阴春草佳城暮,无计亲陈野客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