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祝英台近·碧鲜庵》由清代诗人史承谦所作,描绘了碧鲜庵的景致与历史故事,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对美好往昔的怀念。
“楚云归,湘佩杳”,开篇以楚地的云彩与湘水的佩饰象征着远方与过去的美好,引出对往事的追忆。“芳意寄琼箸”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情感,琼箸即精美的筷子,寄寓着对美好时光的寄托与怀念。
“碧藓苍苔,曾记读书处”,点明碧鲜庵是祝英台读书的地方,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暗示了这里曾经的热闹与活力。接下来,“未输锦水鸳鸯,花丛蛱蝶,长自向、春风容与”,以锦水鸳鸯与花丛中的蝴蝶,描绘了一幅春日生机勃勃的画面,同时也暗喻了祝英台与梁山伯的爱情故事。
“便应虑,留作粉本流传,千年赋情语”,表达了对这段爱情故事的感慨,认为它将被后世铭记,成为永恒的传说。接着,“缥缈青莺,应把旧游觑”,青莺在空中飞翔,似乎在回顾过去的日子,增添了诗作的意境美。
最后,“只今月冷空山,香消幽谷。想犹有、凌波来去”,描述了如今月色凄冷,山谷中香气已逝,但想象中还有轻盈的脚步在来来往往,既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也蕴含着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
整首词通过对碧鲜庵及其历史故事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过往的深深怀念与对爱情故事的深情赞颂,语言优美,情感细腻,富有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