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閒居》由明代诗人叶太叔所作,通过深邃的哲理思考与自然的融合,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超然态度。
首句“身外本无缘”,开篇即点出人生在世,应超越世俗的束缚,追求内心的自由与宁静。接着,“逍遥转自怜”一句,表达了诗人追求自在生活的同时,也对自己这种追求感到怜悯,似乎在反思这种追求是否真正符合生命的意义。
“养生感逝水,阅世学枯襌。”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他将养生比作对时间流逝的感知,如同流水般不可逆转,强调了珍惜当下,活在当下的重要性。同时,通过“阅世学枯襌”这一表达,诗人似乎在学习禅宗的智慧,以平静的心态面对世事变迁,寻求内心的平和与解脱。
“道以閒能长,名因傲不传。”这两句揭示了诗人对于道与名的看法。他认为,真正的道需要在闲适中才能得到增长,而名声往往因为傲慢而不被流传。这反映了诗人对名利的淡泊态度,更倾向于内在精神的成长与追求。
最后,“何妨居寂莫,遣兴有诗篇。”诗人提出,即使身处孤独与寂寞之中,也可以通过创作诗歌来寄托情感,寻找心灵的慰藉。这不仅体现了诗人的艺术情怀,也暗示了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找到自我表达与心灵寄托的方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道与名的独到见解,以及在繁华世界中保持内心宁静与自由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