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孤驿萧条风雨夜,夜深窗竹动秋声。
离魂无睡难成梦,却绕长廊独自行。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孤独的旅人,在风雨交加的夜晚宿于荒凉的驿站之中。夜深人静,窗外竹叶随风摇曳,发出瑟瑟秋声,增添了环境的凄清。诗人心中离愁涌动,难以入眠,梦境破碎,只能独自在长长的回廊上徘徊。诗人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内心感受,展现了旅途中的孤寂与无奈,寓情于景,情感深沉。寇准的这首《望都雨夜》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雨夜思乡的画面,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不详
汉族。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天圣元年(1023)九月,又贬衡州司马,是时病笃,诏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阳)任,病故于竹榻之上,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
萧萧疏叶下长亭,云淡秋空一雁经。
惟有北人偏怅望,孤城独上倚楼听。
危栏秋尽偶来凭,霜落秋山爽气澄。
谁道衡阳无雁过,数声残日下舂陵。
虚堂寂寂草虫鸣,攲枕难忘是旧情。
斜月半轩疏树影,夜深风露更凄清。
寺对南山积翠浓,水村鸥鹭下遥空。
层楼望尽樊川景,恨不凭栏烟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