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楼船兵气黯滃洲,丞相祠堂叱牧牛。
雁宕寒深虹贯日,龛山涛落雪惊秋。
头颅已送田横岛,妻子虚随范蠡舟。
更向江南怀阁部,梅花岭上暮云愁。
这首清代查揆的《谒张忠烈公墓》描绘了一幅沉郁的历史画面。首句“楼船兵气黯滃洲”以楼船和兵气渲染出战争的氛围,江洲之上弥漫着压抑的杀伐之气。次句“丞相祠堂叱牧牛”则转而写到祠堂中的张忠烈公,他虽已不在,但其威严形象似乎仍在呵斥着放牧的人,展现出他的英勇与不凡。
第三句“雁宕寒深虹贯日”,通过雁荡山的寒冷深邃和彩虹穿日的景象,象征着英雄事迹的壮丽与深远。第四句“龛山涛落雪惊秋”进一步描绘了龛山涛声如雪,即使在秋季也给人以寒意,暗示着岁月的流逝和历史的沉淀。
后两句“头颅已送田横岛,妻子虚随范蠡舟”借典故表达对忠烈公的敬仰,田横岛上的头颅象征着他的牺牲,范蠡舟则代表了他的隐逸,然而他的精神却如妻子儿女般长久地陪伴着后人。
最后一句“更向江南怀阁部,梅花岭上暮云愁”以江南的梅花岭和傍晚的愁云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张忠烈公的深深怀念,以及对历史长河中忠烈人物命运的感慨。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不详
怜君似秋雁,易起旅人愁。
梦醒砧双杵,镫寒雨一楼。
黄花吟影瘦,白鹭鬓毛秋。
无那聆情话,荒鸡乱唱筹。
蓬莱高阁蓬莱山,蓬莱客欲凌烟寰。
春风有力为送上,直到缥缈虚无间。
三月韶光舒锦绣,凭高一望开心颜。
争流萦绕万云壑,竞秀罗列千烟鬟。
重青浓碧不烟鬟。
重青浓碧不可画,照以丽日红紫殷。
重瀛指点路不远,云气一道光斓斑。
我欲因之度弱水,直叩故山白玉关。
列仙旧侣重相见,手采琪花瑶草还。
种向阁前并阁后,好与万家春树相回环。
十里轻波泛小舟,眼前景物特清幽。
村藏红叶萧萧雨,门对青山面面秋。
市远盘餐能俭约,谈深主客转风流。
襄阳旧有重阳例,可许还来就菊不。
绕径阴阴绿已肥,端居镇日掩双扉。
午风石磴桐花落,暮雨池塘燕子飞。
把卷长吟消永昼,倚窗凝望送斜晖。
呼童细听茶铛沸,自试新成紫苎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