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秋即景

衰草粘天碧,寒云返照黄。

雁鸿飞不到,关塞去何长。

木落惊秋晚,城荒带月凉。

衙斋萧瑟甚,窗外有吟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晚秋时节的凄凉景象,通过衰草、寒云、雁鸿、木落、城荒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深沉而悲凉的氛围。

首联“衰草粘天碧,寒云返照黄”,以“粘天碧”描绘出衰草在秋风中摇曳的景象,与“返照黄”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秋天特有的色彩变化和季节更替的自然规律。这两句通过色彩的对比,勾勒出一幅苍茫辽阔的秋日图景。

颔联“雁鸿飞不到,关塞去何长”,借雁鸿难以飞越的比喻,表达了对遥远边关的感慨。这里的“关塞”不仅指地理上的边界,也象征着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隔阂与距离,传递出一种深深的孤独感和对远方未知世界的向往与无奈。

颈联“木落惊秋晚,城荒带月凉”,进一步深化了秋天的肃杀之气。随着树木的凋零,秋天的脚步更加明显,而荒废的城池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凄凉。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观的变化,暗示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引发人们对生命短暂和历史沧桑的感慨。

尾联“衙斋萧瑟甚,窗外有吟螀”,将视角转向个人的生活空间,衙斋的寂静与窗外虫鸣的对比,营造出一种孤寂而又略带生机的氛围。这里不仅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也暗示了自然界的生命力即使在严酷的环境中也能顽强生存。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晚秋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时间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286)

牛焘(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春日十里亭即景

独倚桥栏遍,行吟十里亭。

楼台红雨岸,花鸟白云汀。

雾霁林馀碧,烟流竹送青。

溪声遥送我,随蝶步郊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雨后郊望

旱虐炎尘净洗空,落霞飞处卧残虹。

林梢瀑落烟炊湿,枫岸云移野烧红。

怪鸟犹闻啼夜渚,妖花不解坠秋风。

嗟予渐习寒温候,独趁晚晴过涧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白腊上

白腊尊严蔚接天,钟灵岞崿独巍然。

岚拖玉带晴开嶂,翠拥螺鬟澹锁烟。

风雨分疆标一柱,儿孙列戟镇三边。

神来夜月丛祠古,万壑松声奏野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九龙桥

长桥连跨势如环,万壑齐喧汇一湾。

侹侹石梁穿月峡,深深云洞锁烟鬟。

龙鳞隐约垂虹底,雁影参差夕照间。

静夜遥闻歌水调,栏杆倚遍水潺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