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书二绝(其一)

静观万物各随缘,天亦何心付自然。

鸲鹆不材鹦鹉贵,岂知鸲鹆得天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以深邃的哲理和生动的比喻,探讨了世间万物与自然法则之间的关系。诗人张侃通过“静观万物各随缘”,表达了对自然界中万物生长、变化的深刻理解,强调了顺应自然规律的重要性。

接着,“天亦何心付自然”一句,提出了一个哲学性的问题:自然界的运行是否遵循某种内在的规律,还是说,这一切都是自然而然发生的,无需刻意安排?这种思考体现了诗人对于宇宙秩序的探索和对自然法则的尊重。

“鸲鹆不材鹦鹉贵,岂知鸲鹆得天年。”这一对比鲜明的句子,通过两种不同鸟类的命运来阐述道理。鸲鹆(即八哥)虽不被世人视为珍贵之物,却能享受天赐的长寿(得天年),而鹦鹉虽然受到人类的喜爱和珍视,但其命运并非完全由自然决定。这暗示了在自然界中,价值和命运并不总是与人类的喜好或评价相一致,强调了自然界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思考,也蕴含了对生命意义和价值的哲学反思,鼓励读者从不同的角度审视世界,发现其中的美与智慧。

收录诗词(415)

张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偶书二绝(其二)

久知凫短鹤长语,谁赋花荣竹脆诗。

物理无穷难测识,且倾美酒乐天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偶题

夜深水冷无香饵,若个黄鳞肯上钩。

我欲钓鳌安尔用,一竿风月好回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题司马才叔诗后

司马才名世所贤,银钩珠唾尚依然。

尘埃试看蛛丝壁,倒指于今六十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六言(其一)

梅长官深有味,木居士喜清游。

未用三熏三沐,且占一壑一邱。

形式: 六言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