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江山.饯花词

流光捻指逢芒种,药栏吹尽红雨。

剪彩纫幡,裁绡帖辇,待饯花神归去。千丝万缕。

拟绕向花梢,可能留住。

灯火连宵,绣窗忙煞小儿女。

芳春红紫竞艳,记飞觞醉月,生恐辜负。

燕惜泥香,蝶怜粉褪,换了清和时序。深情几许。

听唱到阳关,更添离绪。酹酒风前,隔林啼杜宇。

形式: 词牌: 齐天乐

鉴赏

这首《饯花词》由清代诗人袁绶所作,描绘了芒种时节花神归去的场景,充满了对春天即将逝去的惋惜与对夏日新来的期待。

开篇“流光捻指逢芒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时光匆匆,芒种节气到来的情景。接着“药栏吹尽红雨”一句,形象地展现了花朵凋零的景象,红雨飘落,仿佛是春天最后的叹息。

“剪彩纫幡,裁绡帖辇”两句,通过剪彩、缝幡、裁绡、贴辇等动作,生动地表现了人们为花神饯行的仪式感,寄托了对花神的深厚情感。“待饯花神归去”则直接点明了主题,表达了对花神离去的不舍。

“千丝万缕。拟绕向花梢,可能留住”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思念之情比作千丝万缕的细线,试图缠绕在花梢上,留住春天的痕迹,但最终意识到这是徒劳的,体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灯火连宵,绣窗忙煞小儿女”描绘了夜晚灯火通明,女孩子们忙碌着为花神饯行的场景,充满了节日的热闹气氛。

“芳春红紫竞艳,记飞觞醉月,生恐辜负”回忆了春天里百花争艳、饮酒赏月的美好时光,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留恋。

“燕惜泥香,蝶怜粉褪,换了清和时序”通过燕子对泥土香气的珍惜、蝴蝶对花瓣褪色的怜悯,以及季节更替的描述,暗示了春天的结束与夏天的到来。

“深情几许。听唱到阳关,更添离绪”表达了对花神离去的深深眷恋与离愁别绪,通过唱到《阳关三叠》这一著名的送别曲目,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情感。

“酹酒风前,隔林啼杜宇”以酒祭风前,杜鹃鸟在林间哀鸣,营造出一种凄美的氛围,象征着对春天的告别与对未来的期待。

整首词通过对芒种时节花神归去的描写,表达了对春天的怀念与对夏日新来的期待,情感细腻丰富,语言优美,富有画面感,是一首充满诗意的饯花之作。

收录诗词(148)

袁绶(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台城路.园中春日来游者,丽人甚多,偶拟此解

园林风景疑蓬岛,莫辞长日闲伫。

柳罩溪桥,花迷楼阁,谁在栏杆笑语。嘻春好女。

住影转斜廊,怯迟纤步。

半响低怀,被人偷认靓妆去。

斜阳红挂树杪,怪游丝无力,难绾春住。

屐印明量,衣香暗袭,多是系人情处。新词漫赋。

待说与姮娥,又防相妒。不放清光,照伊愁独诉。

形式: 词牌: 齐天乐

水调歌头.送少兰弟谒选赴都

风雪载途日,君又赋遐征。

高堂且喜尚健,内政可经营。

休虑家贫岁歉,莫损男儿壮志,身世重功名。

努力夺霜翮,万里展鹏程。向临歧,还有语,再叮咛。

人心险巇难测,著眼要分明。

慎接疏狂亲友,善察逢迎僮仆,花柳漫牵情。

祖德未湮没,盼尔振家声。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

消得几番别,添与十分愁。

人生碌碌无味,岁月去难留。

浪说山川灵秀,终是困人成事,有志未能酬。

智慧两无用,不栉恨悠悠。滞长安,怜季子,敞貂裘。

风尘谁识英俊,何处觅封侯。

挽鹿尚虚初愿,梦犬犹存厚望,生计拙营谋。

富贵尔何物,双鬓不禁秋。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尤]韵

水调歌头

知己最能得,况复本连枝。

襟怀磊落相似,真伪任人嗤。

两载花吟月醉,犹记围炉煮雪,赋茗斗新词。

行雁聚还散,重见在何时。霜飙紧,衰草尽,夕阳微。

离筵相对无语,别绪乱如丝。

此去乌亭鹭堠,珍重风餐水宿,眠食自扶持。

逢鲤寄芳讯,早慰倚闾思。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