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鸟去林逾静,龙过雨尚腥。
空馀孤棹月,夜夜到南楹。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临天池绝顶时的所见所感,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宁静与神秘。
首句“鸟去林逾静”,诗人通过鸟儿的离去,反衬出森林的宁静,营造了一种空灵的氛围。接着,“龙过雨尚腥”一句,运用了象征手法,将龙的过境与雨后留下的腥气相结合,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暗示了某种超凡脱俗的力量或神秘的存在。
“空馀孤棹月,夜夜到南楹”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意境。孤舟在月光下缓缓前行,似乎与诗人的心境相呼应,孤独而坚定。夜夜到南楹,既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也是对某种追求或理想的执着表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神秘和内心追求的深刻感悟,语言简洁而富有深意,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独特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不详
汉族,明代学者,杰出的地理制图学家。一生奋发于地理学等科学的研究,“考图观史“,发现当时地图多疏密失准、远近错误,于是亲自外出调查收集资料,准备重新编一内容丰富、地理位置准确的地图,以计里画方之法,创立地图符号图例,绘成《广舆图》。创编成地图集形式,不仅继承了朱思本制图法,还加以发展,使地图更为科学实用。堪称与墨卡托同时代的东方最伟大的地图学家
绝顶半江吟,偏增念远情。
望穷落日处,觉有御风声。
一宿东山下,山高云雾深。
何时重策杖,月出听猿吟。
振羽候初临,近宇鸣何切。
道人默忘形,闻性曾不灭。
世间百色是诳,见中一句成非。
花开花落有种,雁南雁北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