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上晚望

倚杖聊摅望,寒原远近分。

夜来何处火,烧出古人坟。

野势盘空泽,江流合暮云。

残阳催百鸟,各自著栖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翻译

依靠着手杖暂且抒发远望之情,寒原上远近的景物清晰可辨。
昨晚不知从哪里冒起的火光,烧露出古老的坟茔。
野外的地势如同盘绕在空中的沼泽,江水在傍晚时与云彩汇聚在一起。
夕阳西下催促着百鸟,它们各自寻找着归巢的群体。

注释

倚杖:依靠着手杖。
聊摅望:暂且抒发远望之情。
寒原:寒冷的原野。
远近分:远近的景物可以区分。
夜来:昨晚。
何处火:不知从哪里来的火光。
烧出:显露,显现。
古人坟:古老的坟墓。
野势:野外的地势。
盘空泽:如同盘旋在空中般的沼泽地带。
江流:江水的流动。
合暮云:与傍晚的云彩汇聚。
残阳:夕阳,即将落山的太阳。
催百鸟:促使各种鸟儿。
各自著栖群:各自寻找并回到它们的栖息群体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晚霞满天、夕阳西下的景象,诗人站在高处,手倚杖柄,心境闲适。"寒原远近分"一句,通过对远近景物的区别,表现了诗人的目光所及之广阔与深远。

"夜来何处火,烧出古人坟"两句,则是在描绘一种意外的情境,可能是有人在晚上点燃篝火,不经意间映照出了荒原中的古墓。这种写法既增添了诗的动态感,也让读者对往事产生联想。

"野势盘空泽,江流合暮云"两句,通过对大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眼中辽阔无垠的天地与江水相融合的壮丽画面。这里,“野势”指的是广袤的大地,“盘空泽”则形容大地在空气中的延伸和扩张,给人一种开阔感。

最后两句"残阳催百鸟,各自著栖群",捕捉了夕阳下的生动景象。诗人通过夕阳余晖中飞鸣的百鸟,展示了自然界在日落时分的活力与和谐,每只小鸟都找到了自己的归宿,凸显出一种生命力的美好。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辽阔,通过对晚景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淡泊心态。

收录诗词(816)

齐己(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 籍贯: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
  • 生卒年:863年—937年

相关古诗词

哭郑谷郎中

朝衣闲典尽,酒病觉难医。

下世无遗恨,传家有大诗。

新坟青嶂叠,寒食白云垂。

长忆招吟夜,前年风雪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夏日江寺寄无上人

讲终斋磬罢,何处称真心。

古寺高杉下,炎天独院深。

燕和江鸟语,墙夺暮花阴。

大府多才子,闲过在竹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夏日西霞寺书怀寄张逸人

人中林下现,名自有闲忙。

建业红尘热,栖霞白石凉。

倚身柽几稳,洒面瀑流香。

不似高斋里,花连竹影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夏日作

燕雀语相和,风池满芰荷。

可惊成事晚,殊喜得闲多。

竹众凉欺水,苔繁绿胜莎。

无惭孤圣代,赋咏有诗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