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十年剑佩记追随,鹿耳惊涛怆梦思。
铁马金戈春教战,锦袍银烛夜谈诗。
荒山镵影悲今日,残月钟声异昔时。
欲写哀歌寄天末,红棉飞遍越王祠。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丘逢甲的《寄怀维卿师桂林七首(其六)》。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往昔与维卿师共同度过的十年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战争岁月的感慨。"鹿耳惊涛"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象,也暗含着战事的紧张气氛。"铁马金戈春教战"形象地展现了春天里练兵备战的场景,而"锦袍银烛夜谈诗"则展现出诗人与师友情深,即使在战乱之夜仍能共论诗歌的文雅生活。
"荒山镵影悲今日"表达了诗人对时局变迁的哀伤,昔日的荣光已成荒山遗迹,"残月钟声异昔时"进一步强调了今昔对比中的凄凉。最后,诗人想要借"哀歌"传达内心的情感,"红棉飞遍越王祠"以满目红棉的凋零象征着诗人对过去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现实环境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思念和对时事的忧虑,具有浓厚的历史感和人文情怀。
不详
又字吉甫,、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台湾彰化,光绪十四年(1887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登进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
牙旗玉帐卷东风,绝岛同归患难中。
故国愁春三月闰,遥天寻梦一星终。
铁衣绣雨蛮花碧,铜鼓椎潮劫火红。
袖手南洲观战局,山林未许老英雄。
同作浮家客,多君尚宦游。
天涯惊物序,海色入乡愁。
鸡凤争栖日,龙蛇起陆秋。
东风千里目,怀远此登楼。
谁可陈藩匹,吾尤念许虔。
几同岭外谪,等是汝南贤。
仙令丹砂地,蛮王左纛天。
何时渡江客,聚语永嘉年。
银花宝树影重重,衬出春光别样浓。
歌管满城灯似海,珠帘齐捲拜青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