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端研送郑景元同年

贵公宝研如宝璧,书生摩墨但摩石。

有文无研正不妨,有研无文亦堪惜。

渐老祇愁才力尽,片歙拳端宁不靳。

吾家面样什袭珍,色如马肝肤理润。

昔言眼为石之病,此论不公吾有證。

星辰在天珠在渊,此石睛光鸲鹆莹。

文字之祥吾敢颛,郑侯一见心拳拳。

百年石交吾与汝,更有甚者吾当捐。

儿曹旁观俱唧唧,儿曹莫痴翁岂失。

郑侯自有无价珍,持献于人吾惴慄。

愿侯珍研如所有,少时光芒须逼斗。

会看落笔中书堂,却试玉堂挥翰手。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许及之所作的《以端砚送郑景元同年》。诗中以端砚为喻,表达了对朋友郑景元深厚的情谊和对其才华的赞赏。

诗的前四句“贵公宝研如宝璧,书生摩墨但摩石。有文无研正不妨,有研无文亦堪惜。”运用比喻手法,将端砚比作珍贵的璧玉,强调了砚台作为书写工具的重要性。接着,“渐老祇愁才力尽,片歙拳端宁不靳。”表达了随着年龄的增长,担心自己的才华逐渐消逝的忧虑,同时也流露出对端砚的珍惜之情。

“吾家面样什袭珍,色如马肝肤理润。”描述了端砚的质地和色泽之美,将其视为珍藏之物。“昔言眼为石之病,此论不公吾有證。”反驳了过去认为眼睛是石头瑕疵的观点,强调了端砚的独特价值。“星辰在天珠在渊,此石睛光鸲鹆莹。”进一步赞美端砚如同星辰般明亮,如同鸲鹆的眼睛般清澈明亮。

“文字之祥吾敢颛,郑侯一见心拳拳。”表明诗人相信郑景元见到端砚后定会心生欢喜。“百年石交吾与汝,更有甚者吾当捐。”表达了诗人愿意与郑景元共享这份友谊,并愿意为之付出更多。“儿曹旁观俱唧唧,儿曹莫痴翁岂失。”提醒年轻一代不要误解或忽视这份深厚的友情。“郑侯自有无价珍,持献于人吾惴慄。”赞扬郑景元拥有无价之宝,并表达出诗人内心的激动和敬畏。“愿侯珍研如所有,少时光芒须逼斗。会看落笔中书堂,却试玉堂挥翰手。”最后,诗人希望郑景元能珍惜这份友情,让这份情谊如同星光般照亮彼此的人生道路。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与友人间深厚的情感纽带,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共同追求和珍视。

收录诗词(1091)

许及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又次韵转庵用食黄雀韵赞叹邓长孺曩得予端研邓为转庵甥方在疚

论研当考石精微,观人岂计体瘠肥。

歙溪入浙无淹期,刷丝罗纹如出机。

比并端坑终品卑,就中古端见尤稀。

难得已叹承平时,长绳束腰下岩扉。

宿粮腰畔不救饥,凿深泉眼迸若飞。

浸淫竟日无光晞,轻生重石不悟非。

石工传业犹孙枝,我售古璞千金归。

璞虽云石玉为肌,信手得墨无拒违。

事忙行草取次宜,才衰笔老无发挥。

顷见邓友辍赠之,质粹材美不可讥。

契家有子吾所知,文章光焰期腾晖。

不妨怪怪仍奇奇,酷似牢之惟舅依。

嗟嗟尚怵霜露悲,循陔自苦躬采薇。

读礼以外将胡为,力学报亲其殆几。

学非有厌书非痴,有志于上皆可希。

彤庭对策决大疑,制草说命周南妃。

玉堂从容有馀师,古来孽子操心危。

勉旃无令一篑亏,万钉要看黄金围。

形式: 古风

驯熊叹

兽名曰熊本逸才,啬夫教之驯若孩。

开槛当街作险戏,寻橦旋筵能千回。

负戴蹲跠时䀡睒,忽然逸出渠亦敢。

啬夫当之作人立,嗟尔勇气终坎壈。

问云初教本无法,祇是豚蹄趁饥乏。

说似连营饱食人,努力边头厉戈甲。

形式: 古风

射鹰行

圣作桑弧男子志,矢人伤人岂吾事。

五陵少年狭斜游,柘弹金丸矜垩鼻。

一朝折节臂良弓,腰身不动马如风。

背弯团月无留意,秃鸧老鹰应弦坠。

书生忍饥犹努力,夜夜孤灯腕寒石。

等閒拓手石五馀,真是无心事书策。

诗书岂不关时须,寄语悠悠年少儿。

一鹰一兔寻常事,正要尺箠鞭羌夷。

形式: 古风

悯牛行

牢牛得肉那忍吃,匪论阳报谈阴德。

忆牛初生成犊时,随母耕田眼先识。

茧栗渐长初胜犁,脱轭项间染能赤。

一行错误随后鞭,习得犁行如界直。

耕来耕去禾稻成,得閒放食行田塍。

稻秫掠嘴不敢食,自齧枯草甘如饧。

马终蒙帷犬蒙盖,牛岂无功遭横害。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