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和渊明饮酒诗二十首(其五)

独酌有真趣,何须歌管喧。

既醉谢羁束,不知冠屦偏。

扶挟烦侍女,颓然倾玉山。

方游无何乡,命驾殊未还。

醒来念前乐,欲辩诚难言。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纲所作的《次韵和渊明饮酒诗二十首》中的第五首,以陶渊明的《饮酒》为题,表达了诗人独饮时的真挚乐趣与超脱心境。

首句“独酌有真趣”,点明了诗人独自饮酒的情境,其中的“真趣”二字,道出了饮酒之乐在于内心的满足与自在,而非外在的喧嚣与热闹。接着,“何须歌管喧”一句,诗人直接表达了对世俗喧嚣的反感,认为真正的乐趣无需外界的干扰,只需内心的平静与自得即可。

“既醉谢羁束,不知冠屦偏”,这两句描绘了诗人饮酒至醉后的状态,他摆脱了日常的束缚,忘记了身份地位,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自由感。这里的“冠屦偏”可能是指穿戴不整,形象地表现了诗人醉酒后放纵不拘的形象。

“扶挟烦侍女,颓然倾玉山”,进一步描述了诗人醉酒的状态,需要侍女搀扶,形象生动地展现了饮酒过量的景象。“玉山”在这里借指酒,形容酒量大如山,醉态明显。

“方游无何乡,命驾殊未还”,这两句表达了诗人仿佛进入了一个超脱现实的幻想世界,暂时忘却了尘世的烦恼,但又暗示着这种超脱并非长久之计,终将回归现实。

最后,“醒来念前乐,欲辩诚难言”两句,诗人从醉梦中醒来,回忆起之前的饮酒之乐,想要表达却又难以言喻,可能是因为那种纯粹的快乐难以用言语完全传达,也可能是因为现实的束缚让这种快乐变得难以实现。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独饮时的内心世界和醉酒后的状态,表达了对自由、超脱与快乐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无奈与挣扎。

收录诗词(1653)

李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 字:伯纪
  • 号:梁溪先生
  • 生卒年:1083年-1140年2月5日

相关古诗词

次韵和渊明饮酒诗二十首(其六)

异论相矛盾,儒墨竟谁是。

仲尼虽大圣,宁免叔孙毁。

得酒当痛饮,忘形相汝尔。

采芝白云中,愿学园与绮。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次韵和渊明饮酒诗二十首(其七)

风露飒秋色,东篱菊有英。

泛此忘忧物,宽我羁旅情。

故人饷佳酝,樽空还自倾。

云外鸿雁度,堂中蟋蟀鸣。

忽忽岁将暮,聊复乐此生。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次韵和渊明饮酒诗二十首(其八)

我本田野人,萧然岩壑姿。

麋鹿喜丰草,鹪鹩安一枝。

误学霸王略,肯吐陈平奇。

世故乃如此,拙谋何所为。

宾至且饮酒,吾身岂长羁。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次韵和渊明饮酒诗二十首(其九)

嘉葩含团香,气至辄自开。

置之白玉堂,可慰君子怀。

少有高世心,壮年此志乖。

君门植梧桐,参彼鸾凤栖。

谋身一何拙,堕此百尺泥。

却笑东方生,取容事诙谐。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