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人在亲人离世后的悲痛心情,情感深沉,哀婉动人。首句“脉脉萱堂正促装”,以“脉脉”形容老人对即将离去的亲人充满不舍与深情,而“萱堂”则借指母亲或家庭,暗示了老人与已故亲人之间的深厚情感。接下来,“荆妻此日忽云亡”一句点明了亲人去世的事实,突出了事件的突然性和悲剧性。
“何堪痛媳添姑病,最苦雏孙累母将。”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老人内心的痛苦,不仅为失去女儿而痛心,还担忧因女儿的离世给其他家庭成员带来的影响和负担,体现了老人对家庭责任的深切关怀和忧虑。
“冷桧幽灯凄老眼,茶铛药里系儿肠。”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如“冷桧”、“幽灯”、“凄老眼”、“茶铛药”,营造出一种凄凉、哀伤的氛围,形象地展现了老人在亲人离世后内心的孤独和痛苦。同时,“系儿肠”一词生动地表达了老人对子女深深的挂念和情感连结。
最后,“绝裾未忍牵裾久,亲串魂销白日荒。”这两句诗表达了老人在面对亲人离世时的复杂情感,既有对逝者的不舍,也有对未来的迷茫和无助。其中,“绝裾”和“牵裾”分别象征着决绝和留恋,而“魂销白日荒”则描绘了老人在失去亲人后,内心世界一片荒芜,精神世界陷入极度的空虚和绝望之中。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老人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深刻揭示了亲人离世带给家庭成员的情感冲击和心理创伤,展现了中国传统社会中对家庭、亲情的重视以及在面对生死离别时的深刻悲痛与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