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光拂星榆,轮高金掌,暮烟飘尽澄空。
素娥幽恨,霜艳洗铅红。
醉把摩云妙手,教纤翳、不点青铜。
知多少,天高露冷,争占九秋风。歌钟。
邀胜侣,园攀琼树,帘卷珠宫。
算庾楼吟赏,今古应同。
多谢秦娥绝唱,声声为、飘入云中。
留仙住,莫教清影,容易转梧桐。
此诗描绘了一幅秋夜月明中的幽静美景。"光拂星榆,轮高金掌"两句以动人的意象,展现了明月下树梢和窗棂的清晰剪影,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而"暮烟飘尽澄空"则进一步强化了夜色渐深、万物皆静的情境。
接下来,"素娥幽恨,霜艳洗铅红"中的"素娥"指的是月亮,表达了一种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醉把摩云妙手,教纤翳、不点青铜"则描写了诗人在这样的夜晚,以酒会友,共同赏析古琴之音,追寻那份超凡脱俗的情怀。
"知多少,天高露冷,争占九秋风"一句,通过对时间流转和自然界变迁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无常的深刻体悟。紧接着的"歌钟。邀胜侣,园攀琼树,帘卷珠宫"则是诗人在这样的哲思中,更进一步地邀集知音,共赏那份超脱凡尘的美好。
"算庾楼吟赏,今古应同"一句,表明了诗人对于诗词艺术的追求,是将个人情感与历史传承相结合,不断在艺术实践中寻找永恒的价值。最后,"多谢秦娥绝唱,声声为、飘入云中。留仙住,莫教清影,容易转梧桐"则是对那份美妙的声音和景象的留恋,以及对于灵魂深处那份难以触及的美好所做出的无奈与期待。
整首诗词通过对秋夜月色、自然风光、人间情感以及艺术追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寻永恒之美的精神世界。
不详
卒于宁宗庆元四年,年七十七岁。端庄自重。年四十,即弃科举。好治易,尤留意通鉴。教人循循善诱,常聚族百人,昕夕击鼓,聚众致礼享堂,不以寒暑废。吕著有《澹轩集》十五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
休休莫莫。当年不负西湖约。一枝初见横篱落。
嚼蕊闻香,长是醉乡落魄。而今对酒空斟酌。
老来多病情非昨。谁人伴我临东阁。
冷淡吟怀,犹可追前作。
甲帐春风肯见分。夜陪清梦当炉熏。
寻香若傍阑干晓,定见堆红越鄂君。
雕玉佩,郁金裙。凭谁书叶寄朝云。
兰芽九畹虽清绝,也要芳心伴小醺。
脸上残霞酒半消,晚妆匀罢却无聊。
金泥帐小教谁共?银字笙寒懒更调。
人悄悄,漏迢迢,琐窗虚度可怜宵。
一从恨满丁香结,几度春深豆蔻梢。
蜀国佳人号细腰,东台御史惜妖娆。
从今唤作杨台柳,舞尽春风万万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