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书

岁月如流书似山,岂堪检点鬓毛斑。

贫忧消耗记持少,场屋羁縻展拓难。

事物无穷徒著眼,身心未了只长叹。

直须种种从头扫,扫到和书也不看。

形式: 七言律诗

翻译

时光飞逝,书籍堆积如山,怎能忍受检查时发现两鬓已斑白。
贫困忧虑使记忆减退,科举考试的束缚难以解脱。
世事繁多,徒然凝视,内心未得满足只能不断叹息。
应当彻底清理,从头开始,甚至不再看书。

注释

岁月:时间。
如流:像流水一样快。
书似山:书籍堆积如山。
岂堪:怎能忍受。
检点:检查,审视。
贫忧:贫困忧虑。
消耗:消耗,减弱。
记持:记忆,保持。
场屋:科举考试场所。
羁縻:束缚,牵制。
事物无穷:世事众多无尽。
徒著眼:徒然凝视,空看。
身心未了:内心未能满足。
只长叹:只有不断叹息。
直须:应当立即。
种种:彻底。
扫:清理。
和书也不看:甚至不再看书。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时间流逝、物是人非的无奈情感,以及他对于阅读和收藏书籍的执着与放弃。开篇“岁月如流书似山”两句,形象地比喻了时间的不可挽回和知识的浩瀚无边,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时光易逝和物是人非的深刻感受。

接着,“岂堪检点鬓毛斑”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年华老去、头发斑白的无力感慨。"贫忧消耗记持少,场屋羁縻展拓难"两句,展示了诗人因贫困和忧虑而身心俱疲,以及对于生活空间的渴望与现实中的局限。

“事物无穷徒著眼,身心未了只长叹”一联,透露出诗人面对万事万物、无尽知识时的目不转睛,同时也承认了自己在追求中所遭遇的困顿和无奈。最后,“直须种种从头扫,扫到和书也不看”则是诗人对于阅读与收藏的态度发生了变化,他决定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即使是珍贵的书籍,也不再执着于阅读。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时间流逝、个人境遇以及知识追求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性和深度。

收录诗词(13)

王大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山行千岸翠作堆。

形式: 押[灰]韵

灵岩禅寺

雁荡闻名久,灵岩舍道边。

诸峰皆列岫,一柱独擎天。

卓笔岂容有,展旗非偶然。

眼前无障碍,自是洞中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绝句

弧矢重悬旧礼仪,郎君又产玉麟儿。

便烦着眼从头看,的似徐卿二子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贺生次子

昔也惟珍一角麟,如今双璧更惊人。

今朝苏子晋朝陆,许事从初又一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