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口头截断不须工,谁信春秋是国风。
笔下均调成一气,东屯唤起杜陵翁。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石的作品,名为《次韵孙翊尉(其一)》。从这短短的四句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诗歌艺术的深刻理解和自信。
“口头截断不须工,谁信春秋是国风。” 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诗歌形式的自如掌握。他认为好的诗歌不需要过多修饰和雕琢,因为真正的诗意应该源于自然,犹如《春秋》这样的经典之作,其文辞简洁而富有韵味。
“笔下均调成一气,东屯唤起杜陵翁。” 这两句则展现了作者对于前代诗人风格的把握和致敬。在这里,他提及的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被尊称为“杜陵翁”),通过笔墨一气呵成,李石似乎在用自己的诗歌来唤醒或是与杜甜对话。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的文学才华,更反映出他对于诗歌传统和个人风格之间微妙关系的深刻认识。
不详
少负才名,既登第,任大学博士,出主石室,就学者如云。蜀学之盛,古今鲜俪。后卒成都,时作山水小笔,风调远俗。卒年七十外
刍狗分明迹已陈,凿开七窍是天真。
低枝斥鴳从渠笑,深水蛟龙得自神。
桂楫方东泛,荷衣已出尘。
曲江寻相业,犹是姓张人。
即物那知身是客,黄花空自委篱东。
泪痕已逐西风尽,只有悲秋写未穷。
毕弋横前路,江湖寄此身。
平沙下双雁,不见问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