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张昱所作的《京城得家书,题示儿子同同》。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家人的思念以及对京城变迁的感慨。首句“苏郎不是饮中仙”暗示了诗人并非沉迷于饮酒的豪放之士,而是有着更深层次的情感寄托。接下来的“只好长斋绣佛前”描绘了诗人可能在佛前静心修行,以寄托对家人的思念。
“蝶到枕边身是梦,花随春去日如年”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孤独与无奈,如同梦境般虚幻,春花凋零象征着时光流逝,让每一天都显得漫长而无望。
“芙蓉别馆还依旧,鹦鹉小窗殊可怜”写的是京城的旧居,虽然物是人非,但诗人仍能感受到昔日生活的痕迹,尤其是那曾经陪伴自己的鹦鹉,更显凄凉。
最后两句“纵得归来城郭在,铜驼露冷湿荒烟”描绘了即使能够回到京城,但物是人非,曾经繁华的景象已成荒烟,只剩下冷露和荒芜,寓意着诗人对故土深深的怀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细腻的内心世界和对家国的深深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