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

高楼独上已凄然,乱里惊逢寒食天。

数米绝炊常冷灶,钻榆改火每新烟。

野田无复驱黄犊,远树微闻泣杜鹃。

十万人家同一烬,衔悲空自忆林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孤独登高之人,在寒食节这个特殊日子所感受到的凄凉与哀伤。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战争背景下人们生活的艰辛与无奈。

首联“高楼独上已凄然,乱里惊逢寒食天”,开篇即点明了地点和时间,高楼之上,一人独处,寒食节的来临更添了几分悲凉。寒食节,本是古代祭祀祖先、纪念介子推的传统节日,但在战乱中,这一份宁静与温馨被打破,显得格外突兀。

颔联“数米绝炊常冷灶,钻榆改火每新烟”,进一步描绘了生活中的困苦。在战争的背景下,粮食短缺,炊烟稀少,生活艰难。而“钻榆改火”则是古人换季时的一种习俗,这里用来象征着生活的不易与变迁。

颈联“野田无复驱黄犊,远树微闻泣杜鹃”,将视角转向自然,野田不再有耕牛劳作的景象,远处的树木似乎也在为这战乱之世发出哀鸣。杜鹃鸟的啼叫,更是增添了悲凉的氛围,仿佛在诉说着战争的残酷与无情。

尾联“十万人家同一烬,衔悲空自忆林泉”,总结了全诗的主题。在战乱中,曾经繁华的十万人家如今只剩下一片废墟,人们只能在心中怀念那和平宁静的生活,表达出对战争的深深悲痛和对和平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战争背景下个人生活状态的描绘,以及对自然景象的渲染,深刻地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与心灵的创伤,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战争的批判。

收录诗词(18)

何准道(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无题(其一)

漫道侯门似海深,南溟难拟此沉沉。

莲花有漏遥闻响,雁足无弦不系音。

欲写灵犀通一点,谁怜采凤阻千寻。

郁金堂外垂帘下,柳絮长萦寸寸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无题(其二)

几回寻梦到窗纱,轻薄东风送别家。

弱水三千青鸟断,巫山十二碧云遮。

罗衣心眷当时宠,鬓泽香存旧赐花。

郎马不来春已暮,望迷芳草路偏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湖中荔枝

珠树离离霞里看,晚风摇曳水云香。

鸡冠倒映生红浪,凤髓凝脂结茜囊。

无数美人来入梦,有时迁客劈盈筐。

碧桃玉女瑶池会,争似湖中十八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绝命辞(其一)

丈夫肯向死前休,今古兴亡不自由。

半壁东南成坠甑,一家骨肉总填沟。

天荒地老孤身在,国破家亡双泪流。

太祖高皇今在上,小臣一死复何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