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白云屯罗使君所置新军为诗却寄

平安东出白云屯,甲仗桓桓满近村。

旧垒已荒随蔓草,新军初合亘长垣。

天清广野旌旂肃,日落空林鼓角喧。

共道使君能拊士,春来挟纩不胜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游朴在明朝时期,经过白云屯时,对罗使君所设立的新军的感慨与赞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战争与和平之间的转换,以及地方官吏对士兵的关怀。

首联“平安东出白云屯,甲仗桓桓满近村”,开篇即以“平安”二字定下基调,暗示了军队的稳定与秩序。接着“东出白云屯”描绘了行军的场景,而“甲仗桓桓满近村”则通过“甲仗”和“桓桓”两个词,形象地表现了军队的威严与整齐。

颔联“旧垒已荒随蔓草,新军初合亘长垣”,对比了过去与现在,旧的防御工事已经荒废,被蔓草覆盖,而新的军队正在形成,沿着长长的城墙排列,展现了军事力量的更迭与更新。

颈联“天清广野旌旂肃,日落空林鼓角喧”,进一步描绘了战场的景象。天空晴朗,广阔的原野上,旗帜肃立,显示出军队的纪律与庄重;日落时分,空旷的树林中,鼓声与号角声回荡,营造出一种紧张而又充满力量的氛围。

尾联“共道使君能拊士,春来挟纩不胜温”,表达了对罗使君的赞誉。他能够善待士兵,使得士兵在春天到来时,即使穿着棉衣也感到温暖。这一句不仅赞扬了罗使君的人文关怀,也体现了他对士兵的深厚情感和治理能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军事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战争与和平的交替,以及地方官吏对士兵的关怀与尊重,具有深刻的历史与人文价值。

收录诗词(406)

游朴(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聪慧,九岁能属文。万历二年进士,授成都府推官。入为大理寺评事。历迁刑部郎中。三任法曹,办案力求公正。官终湖广参政。有《藏山集》

  • 字:太初
  • 籍贯:明福建福宁(今福建柘荣县)
  • 生卒年:1526—1599

相关古诗词

海丰五坡岭

虏骑南来宋鼎迁,累臣就絷五坡前。

数千义旅秋烟散,十二忠魂夜斗悬。

脑子吞来仍不死,黄冠归去更无缘。

胡元已逐胡尘化,丞相风神尚凛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潮阳文山祠

熹光蚀尽虏尘飞,犹把空戈向日挥。

二帝蒙尘仍蹈海,孤臣视死已如归。

睢阳远抱前朝恨,燕市长悲国事非。

惟有丹心照千古,寒鸦古木共斜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登潮州金山

葱葱苍玉北城隈,崒嵂中天贝阙开。

曲沼小桥临绝壁,丹梯碧磴度危台。

万家烟树檐前出,百里云帆海上回。

游客到来忘去路,花间钲鼓谩相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过云霄别吴少渠吴驰书代送至盘陀有缁衣之赠湖海之叹赋此奉答(其一)

系辔邮亭日易阴,离觞已彻复重斟。

情知马首行难绾,语到蛾眉恨不禁。

极浦天高春岭断,临漳水合暮云深。

赠君一笥回文锦,不尽悠悠此日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