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明之开垆

懒作西风汗漫游,归谋诸妇此淹留。

采花墩近初成酒,种秫田多早带秋。

燕颔已空西塞梦,犊裈莫遣远山愁。

沧江留得偏醒客,袖手时凭百尺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卢明之在宋末元初时期的生活场景,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情感色彩。诗人以“懒作西风汗漫游”开篇,表达了卢明之不愿随波逐流、四处漂泊的心境,而是选择回归家庭,与家人共度时光。接着,“归谋诸妇此淹留”一句,展现了他与妻子共同生活的温馨画面。

“采花墩近初成酒,种秫田多早带秋。”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卢明之在自家附近种植作物,酿造美酒,享受丰收的喜悦。通过“采花”、“种秫”这些细节,不仅展现了农耕生活的繁忙与收获的喜悦,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

“燕颔已空西塞梦,犊裈莫遣远山愁。”这两句则转而表达了一种对过去的怀念与对未来的忧虑。燕颔可能是指一种象征性的描述,暗含着对过去某种理想或梦想的失落。而“犊裈”则是穿着犊皮裤的意思,这里可能是借指生活中的某种困顿或艰难,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希望避免远方的忧愁,希望能过上安定的生活。

最后,“沧江留得偏醒客,袖手时凭百尺楼。”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沧江留下的可能是诗人内心深处的清醒与警觉,提醒自己要保持清醒的头脑,面对生活的挑战。而“袖手时凭百尺楼”,则是在说在面对困难时,诗人愿意站在高处,以冷静的态度去审视和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卢明之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对生活态度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自然、家庭、梦想与现实之间复杂关系的感悟。

收录诗词(486)

方一夔(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无愁潭

酌我无愁酒,歌我无愁诗。

朅来无愁潭上弄明月,漱涤万虑清肝脾。

平生蓄积总开豁,便欲遗世超希夷。

持杯试问此潭水,昔来何处今何之。

覆船山高寒岌嶪,玉泉飞下东天池。

分流一泻数百里,直抵绝壑潴清漪。

镜平百丈洞无底,其下深黑蟠蛟螭。

幽兰薜芷乱洲渚,倒影寒浸枯松枝。

千回万折流到海,波涛喷薄孤城危。

潮生水满潮退涸,蓬莱清浅倏改移。

此愁与水两无尽,昔人已去今人悲。

君不见莫愁山下春水长,画船鼍鼓相追随。

淡烟芳草望不断,石城荒废留空陂。

不如此潭只在山水窟,纵有奇胜无人知。

何曾红粉照清泚,但有欸乃渔翁词。

一声歌断暮山碧,秋风两鬓寒飔飔。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木犀花(其四)

曾住仙山九折岩,夜凉萝荔挂衣衫。

月窥樽里如相伴,人立花边自不凡。

丛绿联环玱玉佩,残黄锁骨现金函。

枝空蟾窟今谁记,犹道东陵系旧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咸]韵

耜岩连和六首予与汪子新亦各再和二首(其一)

夜随凉气坐秋岩,醉墨淋漓乱点衫。

花里固知仙种别,诗中肯道使君凡。

乘风径欲眠香窟,修月曾经发宝函。

收拾万金归贾橐,不须麟阁大书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咸]韵

舟泊松江

莼江几度酹张翰,屈指今才二十年。

昔日米囊羞破釜,暮年诗卷压归船。

飞飞燕子依风席,漠漠杨花点客毡。

草远烟浓迷处所,乡心飞去白云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