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首描绘离别与思乡之情的古诗。首句“落花愁杀未归人”以飘零的落花象征主人公的离愁,以及对未归家园的深深忧虑。"愁杀"二字表达了诗人内心无法排遣的哀愁。第二句“乱后思家梦更频”,通过战乱后的背景,强调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更加频繁,连梦境中都充满了思乡之情。
接下来,“纵有溪头茅屋在”暗示即使家园尚存,但战乱之后,田园荒芜,那曾经熟悉的茅屋也可能被杂草丛生所掩盖,春天的到来也无法驱散内心的孤寂。“也应芳草闭深春”进一步描绘出一幅荒凉景象,芳草萋萋,封闭了通往内心的路径,加深了诗人对家园现状的忧虑和对过去的怀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画面,展现了战乱背景下游子的思乡之情,以及对家园现状的深深忧虑,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