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婆墩次杨仪部韵

遥看坞一聚,到只屋三间。

妪姓随墩在,僧廊得藓殷。

秋浓山照阁,雨足水侵关。

依旧刺船去,回瞻树杪栏。

形式: 五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王婆墩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首句“遥看坞一聚,到只屋三间”以远观与近至的视角对比,描绘出王婆墩的静谧与简朴。接着,“妪姓随墩在,僧廊得藓殷”两句,将历史的痕迹与自然的生长巧妙融合,展现出时间的流转与生命的延续。

“秋浓山照阁,雨足水侵关”则进一步渲染了季节与环境的氛围,秋意浓厚,山光照耀着亭阁,雨水充盈,水浸润着关隘,生动地描绘了一幅自然与人文相互映衬的画面。最后,“依旧刺船去,回瞻树杪栏”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依恋与不舍,即使离去,心中仍留有对这里的美好回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王婆墩及其周边景物的细致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历史文化的深刻感悟,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而深沉。

收录诗词(820)

文徵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壁(或作璧)。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字:徵明
  • 籍贯:因先世衡山
  • 生卒年: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相关古诗词

江船对月效乐天何处难忘酒

何处难忘酒,江船对月时。

风声传笑语,波影散须眉。

远火山浮动,明河天倒垂。

此时无一盏,水月负佳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金山寺待月

浮玉山前玉露凉,晚潮微上月洋洋。

鱼龙深夜浮光怪,云树遥空带渺茫。

水国题诗酬一宿,中泠裹茗荐初尝。

江风吹酒不能睡,起踏松阴自绕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金陵客楼与陈淳夜话

卷书零乱笔纵横,对坐寒窗夜二更。

奕世通家叨父行,十年知己愧门生。

高楼酒醉灯前雨,孤榻秋深病里情。

最是世心忘不得,满头尘土说功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九月二十八夜梦中作

碧桐已萧萧,冰谷流决决。

独行苍莽间,犬吠人迹绝。

旭日穿树林,青烟忽消灭。

时看殿檐风,吹落松上雪。

形式: 古风 押[屑]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