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飘飘度丹槛,冉冉栖瑶席。
拂衣叠轻素,映帷变微碧。
氤氲昼多阴,浩荡春无迹。
偃体恒自便,寓情谅还适。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雅的画面。"飘飘度丹槛,冉冉栖瑶席",诗人以轻盈的笔触,将云朵般的身影穿过红色的栏杆,轻轻落在华美的瑶席上,形象生动。"拂衣叠轻素,映帷变微碧",进一步描绘了云彩在衣物上轻轻拂过,映照在帷幕上,色彩由白转绿,显得柔和而富有变化。
"氤氲昼多阴,浩荡春无迹",通过"氤氲"和"浩荡"这两个形容词,诗人暗示了云雾缭绕的氛围,以及春天悄然而至却难以捉摸的特点。"偃体恒自便,寓情谅还适",诗人借云的姿态,表达了心境的自由自在和情感的适意,仿佛人与自然融为一体,心境愉悦。
总的来说,这首《眠云轩》以云为载体,寓言诗人的心境,展现了元末明初文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亲近之情。
不详
林馆高极爽,微风送夏凉。
长席敷花艳,空坛飘蕙香。
檐蛛忽坠网,园蜂尚栖房。
临尊复延咏,因兹消日长。
名园无杂卉,幽窗对高梅。
晴艳微流席,寒香暗绕杯。
的皪花间雪,参差枝上苔。
岁岁春风首,瞻咏此徘徊。
长江接海门,一水限吴越。
两山郁相对,峰峦各罗列。
劲势争吐吞,蒸岚互出没。
尹君好游观,结亭山水窟。
阑干出层巅,细路萦百折。
崩石络垂萝,老树着栖鹘。
平生登临兴,尽为山水发。
不知尝瞻人,此地几征伐。
至今两山云,来往似奔突。
嗟余客江海,所历多奇绝。
何当上斯亭,长歌吊遗烈。
霜杨渐摧绿,汀霞犹驻红。
寒节郁易感,惆怅此时中。
团沙止栖鹄,惊飙迅冥鸿。
启扉见殒叶,循涧惜幽丛。
怀人积瞻思,咫尺何由同。
宁知登览处,结盟愈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