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故事顺时羞角黍,旧仪乘节浴兰汤。
人间凉麦欣时豫,天上薰风爱日长。
这首诗描绘了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与节日氛围,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和生活情趣。
首句“故事顺时羞角黍”,以“故事”开篇,暗示端午节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人们在这一天会包制粽子(角黍),以纪念屈原或驱邪避疫,体现了对历史文化的尊重与传承。
次句“旧仪乘节浴兰汤”,描述了端午节的另一重要习俗——浴兰汤。人们在端午节这天沐浴于香草水中,寓意着清洁身心,祛病除灾,反映了古人对于卫生保健的重视。
第三句“人间凉麦欣时豫”,通过“凉麦”这一意象,展现了端午节期间人们享受丰收的喜悦,以及对自然和谐共生的向往。这里的“凉麦”可能指的是麦子的成熟,也可能是特定的食品,象征着丰饶与满足。
最后一句“天上薰风爱日长”,将视角转向天空,以“薰风”(温暖的春风)和“日长”(夏日白昼渐长)描绘出端午时节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大自然美好季节的喜爱与赞美。同时,“爱日长”也暗含了对生活充满希望与期待的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是一幅生动的民俗画卷。
不详
(九九五~一○六七)。仁宗天圣二年(一○二四)进士。历官扬子尉、通判宣州、知湖州、两浙转运使、修起居注、知制诰、翰林学士、枢密副使。英宗治平三年(一○六六)以尚书吏部侍郎、观文殿学士知杭州。四年,除太子少师致仕,命未至已病逝,年七十三(《欧阳文忠公文集》卷三四《胡公墓志铭》)。他在北宋仁宗、英宗两朝为官,位居枢密副使,以居安思危、宽厚待人、正直立朝著称,死后谥文恭
续命由来宜綵缕,辟邪相向佩灵符。
夏钧调乐长生酒,岁岁宫中祝圣图。
宫中应节垂金缕,天上迎祥捧玉卮。
更奏开元羽衣曲,年年长愿侍瑶池。
彩艾相传禳故气,香茅竞爱结灵芳。
炎洲正觉仙游盛,化国偏知日景长。
仙李含芳远,菖华席庆殊。
伣天周作合,梦日汉为符。
宫祲生长信,山光卜鲋鰅。
宝台泉底路,千古凝金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