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淡白轻黄著绛跗,截肪蒸栗玉肌肤。
品题道骨谁高下,著莫清香似有无。
野服黄冠离世士,缟裙瑶佩列仙儒。
春风底处无红紫,谁肯冲寒到玉湖。
这首诗描绘的是江梅和蜡梅的景象,以淡白和轻黄的色彩赞美它们的花瓣,犹如凝脂般的质地,晶莹如玉。诗人通过比较,询问谁能准确评价这两种梅花的高雅品质,暗示它们的清香若有若无,引人遐想。接下来,诗人将这两种花与远离尘世的隐士和仙人相联系,赋予它们超凡脱俗的意象。最后,诗人感叹在春天百花争艳的时节,只有蜡梅能忍受寒冷,独自绽放于玉湖之畔,展现出坚韧不屈的精神。整首诗语言优美,借物抒怀,表达了对梅花高洁品格的赞赏。
不详
九日明朝是,三浯自古高。
地能供此景,天亦念吾曹。
溪上风宜帽,山中菊可醪。
病夫虽不饮,短发却堪搔。
只与酴醾话独醒,不随桃李竞时名。
人怜国色无花对,天与风流并蒂生。
两两鹤红思并翥,双双鹿紫待齐鸣。
冲天食野方多庆,尽是仙翁手种成。
此土有善俗,江湖人未知。
过门随所谒,借宅总相宜。
阒静疑无主,餐眠遂及时。
客宾俱自爱,不敢坏藩篱。
汉南汉北满平田,三月黄花也可怜。
惟有书生知此味,可无诗句到渠边。
油灯夜读书千卷,齑臼晨供饮十年。
今日相看总流落,洛阳樱笋正争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