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罗养蒙辱示长篇次韵

它时对语闻莺迁,青秧离离初插田。

重来刈稻歌有年,浪过日月将谁怜。

故人落笔生云烟,胸中端有万斛泉。

从来经笥谩便便,诗书何如一囊钱。

有时玉树临风前,仰视落日窥层巅。

已知万古然不然,得处往往多忘筌。

正须青绫护醉眠,坐使士类归埴埏。

不应直为莼鲈还,夜听秋雨穷遗编。

我今已办访戴船,日欲倚棹寒潭边。

要当学海如百川,未信轲死今无传。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陈渊所作,名为《谒罗养蒙辱示长篇次韵》。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罗养蒙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首句“它时对语闻莺迁”,以自然界的鸟鸣声起兴,暗示诗人与友人交谈时的愉悦氛围。接着,“青秧离离初插田”描绘了春耕时节的景象,象征着新生与希望。随后,“重来刈稻歌有年”则表达了丰收的喜悦,预示着一年辛勤劳动后的成果。

“浪过日月将谁怜”一句,诗人借时光流逝之感,抒发了对岁月易逝、人生短暂的感慨。接下来,“故人落笔生云烟,胸中端有万斛泉”赞美了友人的才华横溢,如同云烟般飘渺而富有诗意。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向往与追求。

“从来经笥谩便便,诗书何如一囊钱”两句,通过对比书籍的丰富与金钱的轻便,表达了诗人对精神财富的重视,认为知识与智慧的价值远超物质财富。接着,“有时玉树临风前,仰视落日窥层巅”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美好环境中畅谈的情景,体现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已知万古然不然,得处往往多忘筌”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强调了在追求理想与目标的过程中,应注重过程而非过于执着于结果。最后,“正须青绫护醉眠,坐使士类归埴埏”表达了诗人希望友人能像古代文人一样,享受生活中的诗意与宁静,同时也对社会风气有所影响。

“不应直为莼鲈还,夜听秋雨穷遗编”则是对友人可能因个人原因离开的担忧,希望他能坚守初心,不为外界诱惑所动摇。最后,“我今已办访戴船,日欲倚棹寒潭边”表达了诗人期待再次与友人相聚的心情,同时也暗示了自己愿意追随友人,共同探索人生的旅程。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友情、艺术、生活及历史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理想与追求的不懈追求。

收录诗词(405)

陈渊(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小诗七首寄养蒙兼呈景骏(其一)

粥鱼斋鼓网蛛窠,古寺长廊客少过。

唯有一溪明月在,夜寒偏向断垣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小诗七首寄养蒙兼呈景骏(其二)

斜阳不到竹阴幽,小径萦纡傍碧流。

行到草深桥断处,却乘明月泛归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小诗七首寄养蒙兼呈景骏(其三)

它时樽酒对春风,夜雨霏霏抵晓钟。

但说寻常往来地,岂知重到有丹枫。

形式: 七言绝句

小诗七首寄养蒙兼呈景骏(其四)

太史溪头十里间,朝阳峰下水涵天。

青鞋不踏红尘陌,梦断僧窗又一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