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田仓曹归觐

青丝络骢马,去府望梁城。

节下趋庭处,秋来怀橘情。

别筵寒日晚,归路碧云生。

千里相思夜,愁看新月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青丝装饰的骏马,驰向府衙望梁城。
在节日的氛围中回家探亲,秋天又勾起了我思念橘子的心。
告别宴上夜色渐深,归途上碧空如洗升起云彩。
在这千里相思之夜,愁苦地看着明亮的新月。

注释

青丝:形容马匹装饰华丽的黑发般的丝线。
络:装饰。
骢马:毛色黑白相间的马。
府:官府或贵族府邸。
梁城:地名,具体指何处需额外查找。
节下:节日时分。
趋庭:古时子女应父母召唤回家。
怀橘情:典故,指思念家乡之情。
别筵:离别宴席。
寒日:寒冷的傍晚。
晚:傍晚。
归路:回家的路。
碧云生:形容天空中的云彩。
千里:形容距离遥远。
新月:指刚出现的月亮。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离别的情景,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开篇“青丝络骢马”一句,就设定了一个秋高气爽、万马奔腾的画面,同时也预示着即将发生的离别。紧接着,“去府望梁城”则透露出诗人对远方故土或亲人的深情眷恋。

“节下趋庭处,秋来怀橘情”两句,更是表达了诗人对于家园的思念。在古代文化中,橘(桔)常象征着吉祥与安居,因此这里“怀橘情”不仅是对食物的怀念,也包含了对温暖家庭氛围的渴望。

随后,“别筵寒日晚,归路碧云生”则描绘了一幅离别时刻的情景。诗人在寒冷的傍晚与亲友告别,心中充满了不舍,而那归途中的碧云,则象征着一种超脱尘世、悠然自得的情怀。

最后两句“千里相思夜,愁看新月明”则是对离别后内心世界的深刻描绘。诗人在漫长的夜晚中,思念远方亲人的情感如潮水般涌上心头,而那轮明月,不仅是时间流逝的象征,也是相思之情的最佳寄托。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季节变化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这种将内心情感与外在自然景观相结合的表现手法,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一种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435)

钱起(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唐代诗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之叔。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学士等。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代宗大历中为翰林学士。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杰出者,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冠”。又与郎士元齐名,称“钱郎”,当时称为“前有沈宋,后有钱郎。”

  • 字:仲文
  • 籍贯:吴兴(今浙江湖州市)
  • 生卒年:722?—780年

相关古诗词

送边补阙东归省觐

东去有馀意,春风生赐衣。

凤凰衔诏下,才子采兰归。

斗酒百花里,情人一笑稀。

别离须计日,相望在彤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送兴平王少府游梁

旧识相逢情更亲,攀欢甚少怆离频。

黄绶罢来多远客,青山何处不愁人。

日斜官树闻蝉满,雨过关城见月新。

梁国遗风重词赋,诸侯应念马卿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送孙十尉温县

飞花落絮满河桥,千里伤心送客遥。

不惜芸香染黄绶,惟怜鸿羽下青霄。

云衢有志终骧首,吏道无媒且折腰。

急管繁弦催一醉,颓阳不驻引征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送安都秀才北还

年少工文客,言离却解颜。

不嗟荆宝退,能喜綵衣还。

新月来前馆,高阳出故关。

相思东北望,燕赵隔青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