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元代诗人周巽所作,名为《希文堂为罗宗文题》。诗中描绘了对罗宗文的赞美与敬仰之情,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其高尚的品德、深厚的家族情感以及对学问的追求。
首先,诗开篇即以“城南罗隐君”点出人物身份,接着“简默重高谊”赞扬其性格内敛而重视友情。随后,通过“仰希文正公”引出对文正公(即范仲淹)的崇敬,以此衬托罗宗文的道德品质。诗中提到“德著麦舟诗,恩垂义田记”,表明罗宗文不仅在道德上有所建树,还行善积德,如撰写“麦舟诗”表达对民众的关怀,设立“义田”以帮助贫困乡邻。
进一步,诗描述了罗宗文对家庭的深厚情感,“严亲八十馀,綵服日娱戏”表现了他孝顺父母,晚年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的情景。同时,“棣萼映春辉,友于自伦至”则表达了兄弟间和睦相处的美好画面,如同棣棠花般绽放着春日的光辉。
后半部分,诗人描绘了罗宗文晚年的生活状态,“晚岁阅金经,颇悟仙丹秘”暗示其追求精神层面的提升,通过阅读佛经寻求内心的平静与智慧。接着,“游神慕松乔,脱略弃尘事”表明他向往超凡脱俗的生活,追求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
最后,“昔见双珠明,今留一株桂”运用比喻手法,将罗宗文比作珍贵的明珠与桂花,既赞美了他的卓越成就,也预示着他如同桂花一般,虽不显眼却散发着持久的香气。诗的结尾“玉树照西园,芝兰杂芳蕙。悠悠白云飞,馥馥金粟坠。聿瞻希文堂,令人发深喟。”以自然景象收尾,寓意深远,表达了对罗宗文品格与成就的深深敬仰与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罗宗文生平事迹的描绘,展现了其高尚的人格魅力、深厚的家庭情感以及对学问的不懈追求,是一首充满敬意与赞美之情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