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访唐隐居三首(其一)

雨后春山宜散策,藤梢石角路低回。

云为苍狗随风去,水作青龙绕涧来。

短屐有时成独往,幽花无数为谁开。

老翁烧竹烹新茗,不饮何烦荐酒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吴景奎的《山中访唐隐居三首(其一)》描绘了雨后春山的清新景象和访友的闲适心情。首句“雨后春山宜散策”,点明了时令和诗人选择在雨后漫步山中的惬意,"散策"即随意漫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闲适的生活态度。

接下来的两句“藤梢石角路低回”,通过描绘藤蔓缠绕、山路曲折,形象地展示了山间小径的幽深与宁静,暗示了访友之路的趣味性。“云为苍狗随风去,水作青龙绕涧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云彩比作变幻莫测的“苍狗”,流水比作蜿蜒而来的“青龙”,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和想象力。

“短屐有时成独往,幽花无数为谁开”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独自寻访友人的情境,短屐轻行,幽花盛开却无人欣赏,流露出淡淡的孤独与期待。最后一句“老翁烧竹烹新茗,不饮何烦荐酒杯”,以老翁煮茶待客的场景收尾,既体现了主人的热情好客,也暗示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春天山中访友的闲适与诗意,透露出诗人对自然和友情的深深热爱。

收录诗词(217)

吴景奎(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七岁力学如成人,年十三为乡正。刘贞为浙东宪府掾,辟为从事,后荐署兴化路儒学录,以母老辞不就。博学,尤善为诗,词句清丽,有唐人风。有《药房樵唱》

  • 字:文可
  • 籍贯:婺州兰溪
  • 生卒年:1292—1355

相关古诗词

山中访唐隐居三首(其二)

我爱春山多胜事,与君竟日不能回。

云生叠嶂层层见,风送飞花冉冉来。

灌木时闻幽鸟转,柴门多为故人开。

蕨拳笋角供清酌,石上洼尊不用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山中访唐隐居三首(其三)

竹屿先生吟啸处,长松绕屋水萦回。

山人采药烟中语,仙客吹箫月下来。

琪树碧桃窗户静,琼枝翠壁画图开。

分明似入天台路,安得胡麻饭一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春思

飞燕腰支掌上轻,尘生罗袜步盈盈。

钥鱼不寐春无赖,筝雁频移曲未成。

敛黛低鬟初破睡,嚼花嗅蕊独含情。

许身肯作王孙女,头白哀吟对马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岁暮归自钱唐宿玄真道院

吴会江山已厌看,梦随猿鹤共清欢。

海风不借归帆便,雨雪偏于行路难。

日暮扣门林屋静,天寒劝我酒杯乾。

还家恰恰当除夜,好办椒花颂履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