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经常熟

巨邑当湖北,官无接送劳。

水多归海近,城半在山高。

僧寺馀庭柏,人家尽野蒿。

重游逢日暮,惆怅促回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再次经过常熟时所见的景象与内心感受。首句“巨邑当湖北”,点出常熟作为大都市的位置,位于长江之北。接着“官无接送劳”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地方官府不需烦劳接待的轻松心情。

“水多归海近,城半在山高。”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观的描述,展现了常熟的地理特征:水系丰富,靠近大海;城市部分区域坐落在山丘之上,显示出其独特的地形地貌。这样的环境描写,既体现了自然之美,也暗示了城市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

“僧寺馀庭柏,人家尽野蒿。”这两句则转向人文景观,描绘了寺庙中古老的柏树与普通人家周围的野草,形成鲜明对比。柏树象征着长久与庄严,而野蒿则代表了平凡与自然,通过这种对比,诗人可能在表达对历史与现实、传统与现代之间关系的思考。

最后,“重游逢日暮,惆怅促回舠。”诗人再次造访常熟,却正值黄昏,心中难免生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不舍。他匆匆返回舟船,这不仅是物理上的离开,也可能寓意着情感上的告别或对过往时光的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常熟这座城市的独特情感体验,以及对时间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

收录诗词(66)

姚广孝(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幼名天禧。年十四度为僧,名道衍。通阴阳术数。洪武中从燕王至北平,住持庆寿寺,而常居府中,时时屏人语。建文时劝王举兵。为王策划战守机宜。辅世子居守,守御甚固。成祖即位,论功第一,拜太子少师,复其姓,赐名广孝,而不肯蓄发,常居僧寺。监修《太祖实录》,与修《永乐大典》。工诗。谥恭靖。有《逃虚子集》(亦名《姚少师集》)

  • 字:斯道
  • 籍贯:苏州府长洲
  • 生卒年:1335—1418

相关古诗词

巫咸故宅

旧说巫咸已上天,楚人歌里亦千年。

相传住处今何在?一座青山县郭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尚湖

袅袅西风起白波,维舟无奈客愁何。

江湖满地人来少,芦苇连天雁去多。

咫尺不遑安信宿,百年能得几经过。

自怜旧日嬉游处,都被农家插晚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雪井

仙翁远自何方至,兀坐山头息已绵。

相地偶无松下雪,寻源因得地中泉。

悬瓶直下千寻绠,甃石虚涵一镜天。

冰玉忽惊云外泻,渴麋随得到堂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东塔

轩豁前朝寺,凌空塔几层。

鸟飞惊夜铎,鱼跃见春灯。

北斗还堪摘,南箕或可凭。

老来无暇步,白发愧闲情。

形式: 五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