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郎归花树下。袖匿鲛绡帕。私赠已销魂。
斑斑况泪痕。含嗔强夺取。薄倖从教数。
正怪旧痕多。新痕又奈何。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等待心爱之人归来时的情感波动,以及两人之间微妙而复杂的互动。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女子对爱情的痴情与无奈。
首句“郎归花树下”,描绘了男子归来的情景,花树作为背景,增添了几分浪漫与期待。女子在花树下等待,心中充满了对爱人归来的喜悦与期盼。
接着,“袖匿鲛绡帕”一句,暗示了女子准备了礼物或信物,以备不时之需,这一细节体现了她对这段感情的珍视和细心。
“私赠已销魂,斑斑况泪痕。”这两句直接表达了女子在私下赠予对方物品时的激动心情,以及因思念与等待而产生的泪水,形象地描绘了她内心的复杂情感。
“含嗔强夺取,薄倖从教数。”这里女子虽然生气,却还是忍痛将自己珍藏的物品递给对方,显示出她对爱情的执着与牺牲精神。同时,也流露出对男子行为的不满和无奈。
“正怪旧痕多,新痕又奈何。”最后两句,女子感叹于旧伤未愈,新伤又至,表达了她对这段感情中不断累积的痛苦与伤害的无奈与哀愁。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女子在爱情中的深情与挣扎,以及面对情感波折时的复杂心理状态。
不详
[公元一六四o年至一六八八年]字季角。生于明思宗崇祯十三年,卒于清圣祖康熙二十七年,年四十九岁。康熙六年(公元一六六七年)进士,授内阁中书。因徐乾学荐,以刑部主事入史馆充纂修官,与修明史,撰述最富。吏才尤通敏。旋罢归,杜门谢宾客,昼治经,夜读史,日事研究,锐意成一家言。方三年,遽得疾卒。懋麟与汪楫同里同有诗名,时称“二汪”。著有百尺梧桐阁集二十六卷,《清史列传》行于世
琐窗闲弄笔。学写黄庭密。红叶滞纤毫。
从郎问薛涛。展开光五色。砚匣琉璃饰。
倡和几曾迟。香奁绝妙词。
扁舟又向荒村泊,日落溪桥。月上寒潮。
白草黄芦雪未消。故园咫尺偏多阻,雁影寥寥。
渔火萧萧。冷宿孤眠第几宵。
金堂春暖柳丝丝。婢子捲帘时。
玉人镜里,烟鬟漫整,香雾迷离。
道书闲把皆清绝,贪看起来迟。
爱他妆罢,樱桃树底,自折花枝。
绣幕低笼白玉床。流苏袅袅睡鸳鸯。
莫教轻揭放馀香。
梦引春风羞日影,魂销浓雨怯灯光。
软金钩响恼檀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