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凤凰台放歌

秣陵谁筑凤凰台,玉砌雕阑亦壮哉。

曾说当年登太白,西望长安落日哀。

太白昔侍金銮殿,草奏才高承帝眷。

被谗一旦流夜郎,万里飘零泪如霰。

侠气纵横隘九州,金鸡赦罢学浮丘。

翘首青天不可问,登台欲跨凤凰游。

凤凰一去几千载,浩浩秦淮东倒海。

阿阁功名纵可书,何似一杯浇块垒。

青莲居士谪仙人,风尘落落苦其身。

骑鲸采石捉明月,天门谒帝谁能驯。

我来访古心凄楚,凤凰太白俱高举。

高台今属贵人家,白云一望空延伫。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佘翔的《登凤凰台放歌》以凤凰台为背景,表达了对历史人物李白和太白山的怀念,以及对自身境遇的感慨。首句“秣陵谁筑凤凰台”设问起笔,引出凤凰台的历史与壮丽。接下来通过李白的典故,描绘了他被贬后仍怀有壮志,遥望长安的悲凉心境。

诗中提到李白曾在金銮殿侍奉,才华横溢却遭人陷害,流放到远方。他的侠义精神和失落情绪形成鲜明对比,随后写到他渴望超越尘世,追求仙道。然而,即使能登临凤凰台,也无法排解心中的郁结,只能借酒浇愁。

诗人接着将李白与自己相提并论,同样身处困境,感叹凤凰台已非昔日景象,而自己只能在白云间空自怀念。最后,佘翔以“青莲居士谪仙人”的李白形象收尾,表达对这位伟大诗人的敬仰,同时也寓含了自身的孤寂与无奈。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追忆和自我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人生际遇的深刻反思和对历史英雄的崇敬之情。

收录诗词(1214)

佘翔(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武夷山歌赠金公子鲁

三十六峰开洞天,大王幔亭相延连。

曾孙宴罢闻仙乐,虹桥一断何茫然。

停桡试一问玉女,青苔如黛挂暮烟。

金鸡洞里昼寂寂,乾鱼祠前草芊芊。

悬崖峭壁更窅窈,瑶草琪花沿溪绕。

分明有路到桃源,渔郎去后来人少。

武林名公神仙客,手持瑚长七尺。

坐笑胡床净妖氛,日御茅龙生羽翮。

幨帷高映万山青,棨戟遥临溪流碧。

自从宝箓握丹经,时向炉中炼金液。

丹经金液会有期,侧目风尘转可悲。

经纶须借擎天柱,莫问架壑来何时。

祗今建节控上游,须臾膏泽遍九州。

烟霞不碍谢傅屐,风月还传庾公楼。

北望佳气日氤氲,鹓行岂逐鸥鹭群。

功成谒帝朝金阙,药苗九曲正缤纷。

请看麟阁图形后,他时重访武夷君。

形式: 古风

戍妇词

妾本邯郸良家女,花开花落住村坞。

轻红薄黛抹蛾眉,嬴得肌肤如香杜。

可怜二八嫁夫君,畴知荡子乐从军。

玉关数载无消息,空劳纤手学回文。

回文一字心一片,可惜相思不相见。

方将意思托飞鸿,复恐泪痕羞语燕。

昨夜严霜拆井桐,雨阶衰草怨悲风。

深闺自抱生离恨,边塞宁论征战功。

红颜命薄无如妾,绝向妆台粘宝靥。

孤灯夜夜理寒衣,无数寒衣犹在箧。

梦魂偶尔到边隅,见君绮帐结流苏。

耳畔忽惊笳鼓急,枕上居然伴小姑。

沙场白骨肥青草,丈夫薄命难自保。

人生岂必诸侯王,富贵何如得偕老。

寄言荡子好回头,妾今朝暮上高楼。

归时莫怪容颜异,妇人耐得几回愁。

形式: 古风

雨后问林翼甫病

城南伏枕已经秋,一雨寒天两地愁。

司马肺应苏夜色,沈郎腰要损风流。

门前流水遥通海,云里青山半入楼。

欲为故人赓七发,观涛好作广陵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答程慧父

高斋尊酒见通家,投赠新诗晔蕣华。

虚左偏迎公子驾,倾城初浣美人纱。

涛生沧海三江近,雨遍荒村五柳斜。

兴到扁舟乘月色,青门犹有故侯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