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开少(其四)

遍舟震泽去难攀,皂帽单襦自入关。

客路行歌逢鬼笑,邻樯辨语识生还。

同来仗策推公瑾,独赋伤心是子山!

待诏半年徒寂寂,谏章时为破愁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酬开少(其四)》由清代诗人钱澄之创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境与对友情的珍视。

首联“遍舟震泽去难攀,皂帽单襦自入关”,以“震泽”象征广阔的天地,诗人独自乘舟前往,衣着简朴,表达了他远离尘嚣、追求内心宁静的决心。同时,“难攀”二字也暗含了对前路未知的忧虑与挑战。

颔联“客路行歌逢鬼笑,邻樯辨语识生还”,描绘了诗人旅途中偶遇的奇特景象。在荒凉的旅途中,他听到鬼怪的笑声,却能辨识邻船友人的言语,暗示了孤独与希望并存的复杂心情。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鬼怪的虚幻与友人的真实进行对比,凸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颈联“同来仗策推公瑾,独赋伤心是子山!”提到“公瑾”与“子山”,分别指三国时期的周瑜和东汉末年的王粲,都是才华横溢的历史人物。诗人在这里借用了这两个典故,表达了对志同道合者的怀念与对自身才华未能得到充分施展的感慨。同时,“同来”与“独赋”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诗人面对友情与孤独的双重情感体验。

尾联“待诏半年徒寂寂,谏章时为破愁颜”,点明了诗人的处境与心境。在等待诏命的半年里,他的生活显得寂寞而无为,但通过撰写谏章,他找到了排解愁绪的方式。这一联既反映了诗人在官场中的无奈与挣扎,也体现了他积极面对困难、寻求内心平衡的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面对人生困境时的复杂心理状态,以及对友情、才华与自我价值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507)

钱澄之(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名秉镫,一字幼光,、西顽道人。汉族,安徽省桐城县(今枞阳县)人。明末爱国志士、文学家。作为皖江文化的重要诗人,与同期的顾炎武、吴嘉纪并称江南三大遗民诗人,诗歌创作上取得了杰出成就。著有《田间集》、《田间诗集》、《田间文集》、《藏山阁集》等。学识渊博,文笔雄健,质朴宏肆,不事雕琢。他勇弃俗学,专治古文,文章精洁、典雅,对后来“桐城派”的形成有一定影响。对数学、地理、训诂、义理亦有研究

  • 字:饮光
  • 籍贯:晚号田间老
  • 生卒年:1612~1693

相关古诗词

读开少御史谏章漫书

吾家有仲文,风流擅文赋。

横被党人名,钩校同我锢。

吴江举义师,竟被楼船误。

脱身西入关,上书蒙奇遇。

片言赐豸冠,宰相苦见妒。

吾兄勇报恩,有怀无不吐。

会稽初入国,冀马方东渡。

恤邻宜见哀,况乃唇齿傅!如何元子诞,封爵遍?䪒。

称觞拜新恩,举朝懵不寤?

一疏破迷群,遂使主人惧。

谏章满皂囊,兹当推独步。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萃士歌

中兴圣人重文墨,取士耻循旧资格。

上书召对无奇才,储贤有馆空自开。

庭试诸生本故事,亲拔明经称萃士。

木天教习随庶常,梧垣径授宠莫当。

传闻馆课兼风雅,可怜萃士无知者!

羽书已报东吴失,萃士初学调音律。

为语萃士学勿迟,关外需君退虏诗!

形式: 古风

陈将军

行宫门外人纷纷,争传看杀陈将军。

郑家勋侯上殿救,天子两耳塞不闻。

天子英明文且武,勋侯难挽雷霆怒。

必罚用惩东向心,伤恩岂顾北道主。

自从登极行天诛,西市骈首阿大夫。

今年二竖冒官职,即时赐死冤谁呼!

从来乱国用重典,将军观望那得免!

君不见郑家出抱将军尸,颈血淋漓亲为吮?

形式: 古风

越东破

当今天子高皇孙,鲁国同是至亲藩。

改元本非利天下,域内原宜奉一尊。

越东君臣殊可笑,誓死不开登极诏。

天子洒笔亲致书,相期先谒高皇庙!

闽中恃越为藩篱,如今越破闽亦危。

往时纷争不足论,与国既失应同悲!

昨夜室中诞元子,通侯鹊印何累累!

中兴所重在边疆,恩泽滥冒同烂羊。

唇亡齿寒古所忌,君不闻元子之诞唇先亡?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