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禾百咏(其六十九)普济院

祗应曾布地,往往化为鱼。

一遇丁千骑,禅人便结庐。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鱼]韵

翻译

这地方原本可能只是普通土地,
但常常会变成鱼儿们的家园。

注释

祗应:只应该,推测。
布地:平地,普通的土地。
往往:常常。
化为:变为。
鱼:鱼类生物。
一遇:一旦遇到。
丁千骑:丁壮的骑兵队伍。
禅人:佛教修行者。
便:就。
结庐:建造房屋,此处指修行者建庙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尧同创作的,收录在他的《嘉禾百咏》中。诗的内容表现了诗人对佛教修行和自然界变化的观察与思考。

“祗应曾布地,往往化为鱼。”这里用了一个生动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事物转变无常的哲理。祇应是指佛教中的一种神通力,即能随心所欲变化而成各种形态。诗人通过这种奇特的修行能力,将其与自然界生物的变化相联系,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顺应自然的禅意。

“一遇丁千骑,禅人便结庐。”这两句则描绘了一种急迫的情景。一旦遇到兵荒马乱(“丁”字在这里可能指代军事或战乱,“千骑”则表示数量之多),修行者便匆忙建造简陋的住所——庐舍。这种紧迫感和应变能力,反映了禅人面对突发事件时的从容与智慧。

整首诗通过两种不同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于佛教生活的理解,以及他对于世事无常、人生自适的深刻领悟。

收录诗词(101)

张尧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嘉禾百咏(其五十七)景龙楼

千秋传异綵,百尺护雕阑。

欲识金龙瑞,丹霄试仰看。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寒]韵

嘉禾百咏(其六十二)景德禅院

白毫光未灭,胜事百年中。

好是传灯地,林泉有古风。

形式: 五言绝句 押[东]韵

嘉禾百咏(其七十六)福顺庙

老屋无丹雘,空阶只翠苔。

绕檐看箭镞,谁记赤眉来。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灰]韵

嘉禾百咏(其八十五)简斋

诗老追唐句,閒居筑简斋。

芙蓉寒浦外,红落感秋怀。

形式: 五言绝句 押[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