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大司马王公伯安画像

吴楚妖祲见封狐,铸山煮海繁有徒。

豫章城上夜吹箛,直趋皖下窥以觎。

公时在赣不待餔,挺身易服乘渔䒀。

勤王万里方号呼,吉州集众亲鼓桴。

速据巢穴收洪都,遂擒逆贼清江湖。

绥厥士女将献俘,皇师奋遏仍天诛。

逡巡居东逊硕肤,力辞封赏赋遂初。

西粤不靖两江洿,蒲轮起公镇苍梧。

总制专征授赤鈇,穷兵治叛民何辜。

保障边境安獠奴,疏复岑氏存卢苏。

开边安南岂庙谟,宁忤宰相触噫乌。

实轸岭外困且痡,膏泽潜润民始苏。

不然畲山昔尽锄,况帝已赐金仆姑。

良知在心谁可诬,皇天知臣臣不孤。

居夷浮海平生途,毁功绌爵何有乎。

忆公曾上珠江舻,我骑竹马观雕弧。

南康蔡生貌此图,三纪犹识面与颅。

墓上宿草计已芜,畏垒尸祝何处无。

即今南北缨曼胡,空想我公真丈夫。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欧大任所作的《题大司马王公伯安画像》,通过描绘王伯安公的生平事迹,展现了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高尚的人格魅力。

诗中首先描述了王伯安公在吴楚之地面对妖氛,铸山煮海,聚集众多部属的情景。接着,诗人赞扬了他在豫章城上的英勇表现,以及在吉州集结众人,亲自击鼓指挥,迅速夺取巢穴,擒获逆贼,清平江湖的壮举。王伯安公不仅成功地保卫了国家,还安抚了百姓,将俘虏献给朝廷,并拒绝了封赏,体现了他的高尚品德。

随后,诗中提到王伯安公被派遣到西粤稳定局势,镇守苍梧,总制专征,面对叛乱,他坚决使用武力,但同时也关注边境安全,保护了少数民族。诗中还提到了王伯安公对开边安南的争议态度,以及他坚持自己的原则,不违背宰相的意愿,展现出其坚定的立场和正直的品质。

最后,诗人感慨王伯安公的贡献并未得到应有的认可,但皇天知道他的忠诚和付出。尽管经历了流放、贬谪,但王伯安公的名声和功绩仍然被人铭记。诗中还提到了诗人与王伯安公的旧日交情,以及对王伯安公去世后墓地荒芜的惋惜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王伯安公一生事迹的描绘,表达了对这位英雄人物的敬仰和怀念,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忠诚、正直和国家利益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3915)

欧大任(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大司寇见素林公木兰归客图歌

承平昔在成化间,林公初出木兰山。

内竖妖僧肆荧或,危言下狱投边关。

孝宗之世持滇宪,焚佛辇珠入京甸。

千厓孟密詟天威,陈臬湖湘速归传。

木兰五载白纶巾,敕起防江作重臣。

名齐台省四君子,世识维扬一俊人。

开府西江列双戟,上书请禁吴王逆。

一辞院印十年归,投老木兰山下客。

西征有诏自天来,头白令公何壮哉。

蓝鄢直视狐兔穴,豺狼未灭令心哀。

江津再捷不受赏,回首木兰理烟桨。

刘濞窥关恶已成,谁为剧孟谁袁盎。

今皇御极求老成,入司邦禁动引经。

权家戚畹畏如虎,乞身八疏辞宸扃。

平生三仕还三已,半向木兰弄烟水。

仰天长啸一挥毫,万叠云霞落冰纸。

壶公千丈高嵯峨,长者陂寒水不波。

孤鸿冥冥白驹皎,思公不见将如何。

潘君爱画世无匹,百年元气视此笔。

愿君宝之藏石室,再拜贞观魏公笏。

形式: 古风

夏日江村闲游二首(其一)

乡园惟旧业,凫鸭自为家。

宅比岷阳近,田依杜曲斜。

回堤侵芋叶,荒渚带蕉花。

愧谢纶竿叟,江烟度岁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夏日江村闲游二首(其二)

南陆当炎日,西淋近水乡。

葡萄沾雨熟,菡萏出波长。

溪引观鱼槛,池开射鸭堂。

兰桡自来往,何必下潇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雨夜寄郑二

流萤窗外过,疏雨夜深闻。

重以离弦感,翻怜别袂分。

书成藏海岳,剑在感风云。

闻道侯芭去,何人问古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