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溪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翻译

一座隐蔽的飞桥穿过淡淡的野烟
我在石矶西边询问着渔船

注释

飞桥:隐藏在雾气中的小桥。
野烟:乡村野外的轻烟。
石矶:水边突出的岩石。
畔:旁边。
渔船:在河中捕鱼的小船。
桃花尽日:桃花整天随流水漂浮。
随流水:被水流带走。
洞:山洞或隐秘的地方。
清溪:清澈的小溪。
何处边:在哪里的岸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田园风光图。开篇"隐隐飞桥隔野烟",设定了一个迷离而又清新的景象,飞桥似乎在轻纱般的野烟中若隐若现,给人以一种遥远而神秘的感觉。紧接着"石矶西畔问渔船",诗人站在石矶之上,向着西边的水面询问着渔舟,这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也传达了一种闲适自得的情趣。

第三句"桃花尽日随流水",则是对春日景象的描绘。桃花在春风中轻轻摇曳,而落英随着溪流缓缓漂去,这一画面展示了自然界中的生机与动态,同时也寓意了时光易逝、物是人非。

最后"洞在清溪何处边",诗人提出了一个问题,似乎是在寻找那隐藏在清澈溪水之旁的某个地方。这里的“洞”可能指的是山洞,也可能是比喻中的隐逸之地。这句话增添了一种探索与期待的情怀,让读者仿佛随着诗人的脚步,一同去探寻那未知的美好。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清新而深远。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诗人展现了自己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以及对于自然界中生命流动与时光变迁的感悟。

收录诗词(11)

张旭(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季明,汉族。曾官常熟县尉,金吾长史。善草书,性好酒,世称张颠,也是“饮中八仙”之一。其草书当时与李白诗歌、裴旻剑舞并称“三绝”,诗亦别具一格,以七绝见长。与李白、贺知章等人共列饮中八仙之一。唐文宗曾下诏,以李白诗歌、裴旻剑舞、草书为“三绝”。又工诗,与贺知章、张若虚、包融号称“吴中四士”。传世书迹有《肚痛帖》、《古诗四帖》等

  • 字:伯高
  • 籍贯:唐朝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约685年—约759年

相关古诗词

晚过水北

寒川消积雪,冻浦渐通流。

日暮人归尽,沙禽上钓舟。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尤]韵

清溪泛舟

旅人倚征棹,薄暮起劳歌。

笑揽清溪月,清辉不厌多。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歌]韵

三桥

北临白云涧,南望清风阁。

出树见行人,隔溪有鱼跃。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药]韵

剑化为龙

古剑诚难屈,精明有所从。

沈埋方出狱,合会却成龙。

牛斗光初歇,蜿蜒气渐浓。

云涛透百丈,水府跃千重。

拖尾迷莲锷,张鳞露锦容。

至今沙岸下,谁得睹玄踪。

形式: 排律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