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兴安作

一岭界南北,寒暄殊节候。

龙干衍堂堂,万派此辐辏。

阳巘林始丹,高低如错绣。

阴崖叶全落,樾底天光漏。

榆塞古王庭,雁碛今灵囿。缵武永思艰,守文益惟?。

形式: 古风 押[宥]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兴安岭的四季变换与地理特征,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复杂。

首先,“一岭界南北,寒暄殊节候”,开篇点明兴安岭作为地理分界的独特作用,同时暗示了南北气候的差异,为后续描述不同季节的景象埋下伏笔。

接着,“龙干衍堂堂,万派此辐辏”描绘了兴安岭的雄伟壮观,以及众多河流汇聚于此的景象,形象地展示了其地理地位的重要性。

“阳巘林始丹,高低如错绣”通过“丹”字,生动地描绘了山峰上红叶初现的秋日景色,而“高低如错绣”则以细腻的比喻,展现了山林层次分明、色彩斑斓的美丽画卷。

“阴崖叶全落,樾底天光漏”则转向描绘冬季的景象,落叶满地的阴崖与阳光透过树荫洒下的光影,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邃的氛围。

“榆塞古王庭,雁碛今灵囿”将历史与自然景观相结合,提到兴安岭曾是古代王庭的边塞,如今则是灵性的狩猎场,体现了这片土地的历史厚重与自然之美。

最后,“缵武永思艰,守文益惟?”表达了对兴安岭及其周边地区军事防御与文化传承的思考,既有对历史的缅怀,也有对未来发展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兴安岭四季变换和地理特征的描绘,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美与复杂,同时也融入了历史与文化的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16536)

弘历(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即事二首(其一)

田车古之制,宵雅宣尼采。

但以施之今,原兽孰容待。

设复遇山岭,衔橛且致殆。

岂昔儦俟群,不奔复不骇。

格物有所穷,此理殊难解。

形式: 古风

即事二首(其二)

王良羞诡遇,邱陵多弗为。

守正何必强,当恐人莫知。

宋襄惜二毛,伤股其奚辞。

夏侯论乐毅,迂回难通宜。

枉道莫从彼,正理日月垂。

无权乃贼义,差谬争毫釐。

尽信不如无,孟子自言之。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读史记随笔(其一)

业定关中治已周,山河带砺建诸刘。

小嫌何足伤亲谊,栎釜翻为羹颉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读史记随笔(其二)

指示功人第一宜,所嘉更在举宗随。

酂侯剑履登朝日,可忆鲍生进策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