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子京以真箓相示因以赠之

泰山采芝人,吏隐清淮滨。

金函秘宝箓,奉之如高真。

谓子有仙志,兴言一相示。

叩头鸣天鼓,玉书粲然异。

白云引轻素,朱丝闻灵篇。

题云天宝岁,传于任凤仙。

兵火换九州,于兹三百年。

非有灵物持,此书安得全。

绿字起龙蛇,丹文挂星斗。

六甲当奉行,百神乃奔走。

密密天上语,忽忽人间有。

与君置青山,解冠松桂间。

服此上清箓,上清庶可攀。

无为尘土中,草草凋朱颜。

形式: 古风

翻译

泰山采药人,官吏隐居在淮河岸边。
藏在金函中的秘籍,如同敬奉高洁的神仙。
认为你有成仙的心志,特地告诉你这奇异之事。
叩头如击天鼓,打开的玉书光彩夺目。
白云引领着轻盈的仙乐,红色的丝线传来神圣的篇章。
写于天宝年间,由任凤仙传承。
战火曾席卷天下,至今已三百年。
若非有神灵守护,这书怎会完好无损。
绿色的文字如龙蛇飞舞,红色的纹饰如同星辰挂天。
遵循六甲之法,众神为之奔忙。
这是天上的秘密话语,忽然降临人间。
赠予你这青山,让我们在松桂之间脱下俗世冠冕。
服用这上清秘籍,或许能攀登仙道。
不要沉沦于尘世,匆匆老去。

注释

泰山:中国的名山。
采芝人:采药的人。
吏隐:官员隐居。
清淮滨:清澈的淮河岸边。
金函:珍贵的容器。
宝箓:秘籍。
高真:高洁的神仙。
仙志:成仙的心愿。
玉书:珍贵的玉质书籍。
白云:象征仙气。
轻素:轻盈的仙乐。
任凤仙:传说中的仙人。
兵火:战争。
九州:古代中国分为九州。
灵物:神灵保护的物品。
绿字:绿色的字体。
丹文:红色的纹饰。
六甲:古代神秘的历法。
百神:众多神祇。
天上语:天上的秘密。
人间:人间世界。
青山:隐居之地。
松桂:象征高洁。
上清箓:上清秘籍。
庶可攀:可能达到。
尘土:世俗。
草草:匆忙。
朱颜:红润的容颜。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范仲淹所作的《滕子京以真箓相示因以赠之》。诗中描绘了一位在泰山采芝的隐士,他得到了一本珍贵的秘籍——"金函宝箓",视若高真所赐。诗人认为持有者有仙人之志,并对其展示出的仙箓表示赞叹。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如白云、轻素、灵篇、玉书、星斗等元素,展现了道教符箓的神秘和神圣。

诗人感慨岁月流转,经历了战乱变迁,这本宝书能历经三百年而不毁,实属神奇。书中文字犹如龙蛇飞舞,丹文熠熠生辉,暗示其非凡之力。诗人希望朋友能遵循其中的六甲之道,让诸神为之奔走,以此达到超凡入圣的境地。

最后,诗人鼓励友人远离尘世纷扰,在青山松桂之间修炼,服用这上清的秘箓,以期攀登仙道,保持青春常驻。整首诗寓言深刻,充满了对仙道追求和人生哲理的思考。

收录诗词(315)

范仲淹(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文学素养很高,写有著名的《岳阳楼记》

  • 字:希文
  • 生卒年:989-1052年

相关古诗词

滕子京魏介之二同年相访丹阳郡

长江天下险,涉者利名驱。

二公访贫交,过之如坦途。

风波岂不恶,忠信天所扶。

相见乃大笑,命歌倒金壶。

同年三百人,大半功名呼。

没者草自绿,存者颜无朱。

功名若在天,何必心区区。

莫竞贵高路,休防谗疾夫。

孔子作旅人,孟轲号迂儒。

吾辈不饮酒,笑杀高阳徒。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赠张先生

应是少微星,又云严君平。

浩歌七十馀,未尝识戈兵。

康宁福已大,清静道自生。

邈与神仙期,不犯宠辱惊。

读易梦周公,大得天地情。

养志学浮丘,久鍊日月精。

寿存金石性,啸作鸾凤声。

阴德不形言,一一在幽明。

何当换金骨,五云朝玉京。

有客淳且狂,少小爱功名。

非谓钟鼎重,非谓箪瓢轻。

素闻前哲道,欲向圣朝行。

风尘三十六,未作万人英。

乃闻头角者,五神长战争。

祸福有倚伏,富贵多亏盈。

金门不乏隽,白云宜退耕。

人间有嵩华,栖之比蓬瀛。

芝田春蔼蔼,玉涧昼铮铮。

峰峦多秀色,杉桂一何清。

月壑认瑶池,花岩列锦城。

朱铉冉冉奏,金醴迟迟倾。

相劝绮季徒,颓玉信纵横。

此乐不寻常,何苦事浮荣。

愿师先觉者,远远濯吾缨。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赠都下隐者

梅福隐市门,严平居卜肆。

乃知神仙徒,非必烟霞地。

异哉西山人,逍遥京洛尘。

门多长者车,察脉如有神。

轩皇万馀载,此术了然在。

精意洞五行,飞名落四海。

结舍拟沧洲,东池接御沟。

兰芳披幽径,琴樽在小舟。

清夜泛月华,宛是江湖游。

他日上云去,兹为黄鹤楼。

形式: 古风

赠棋者

何处逢神仙,传此棋上旨。

静持生杀权,密照安危理。

接胜如云舒,禦敌如山止。

突围秦师震,诸侯皆披靡。

入险汉将危,奇兵翻背水。

势应不可隳,关河常表里。

南轩春日长,国手相得喜。

泰山不碍目,疾雷不经耳。

一子贵千金,一路重千里。

精思入于神,变化胡能拟。

成败系之人,吾当著棋史。

形式: 古风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