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毡衫

新染滇波色未乾,毳茸香絮暖成团。

行春不湿杏花雨,踏雪可冲梅信寒。

捲雾远来天万里,压风高卧日三竿。

客过坐席真温厚,独愧才名亚冷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此诗《谢毡衫》由明代诗人平显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一件新制毛衣的赞美与感激之情。

首联“新染滇波色未乾,毳茸香絮暖成团”以生动的色彩和触感描绘了毛衣的质地与香气,滇波色象征着云南特有的深邃而温暖的颜色,未干则暗示着刚完成制作的新鲜感,毳茸香絮则强调了毛料的柔软与香气,暖成团则形象地表现了其给予的温暖与舒适。

颔联“行春不湿杏花雨,踏雪可冲梅信寒”运用对比手法,前句描述了春天行走在湿润的杏花雨中,后句则设想在寒冷的冬日里踏雪前行,毛衣的保暖性能使得即使在恶劣天气下也能保持温暖,仿佛能抵御外界的寒冷。

颈联“捲雾远来天万里,压风高卧日三竿”进一步展现了毛衣的保暖效果,即便是在大雾弥漫、万里长空的遥远之地,或是面对强劲的风力,也能安然度过,仿佛能将寒冷与外界隔绝,让人在温暖中享受宁静的时光。

尾联“客过坐席真温厚,独愧才名亚冷官”表达了对赠予者的感激之情,客人来访时,坐在铺有温暖毛衣的座位上感到格外舒适,诗人自谦地表示自己虽才华横溢,但相比赠予者的慷慨与温暖,自己的才名显得微不足道。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不仅赞美了毛衣的实用性和舒适性,也表达了诗人对赠予者的深深感激之情,以及对自己才华的谦逊态度。

收录诗词(21)

平显(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陈孟颙先生归鄞

小舸乘春指四明,落花新水到西亭。

豹归雾谷深藏彩,鹤倚风巢细刷翎。

芳饵再投东海钓,草堂无愧北山灵。

老龟支得藜床稳,卧看芙蓉万朵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奉国公大人

路入分茅是伞圆,梦迷铜柱瘴云边。

铁衣触暑应三捷,綵杖鞭春又一年。

公子上京婚阀阅,将军南海战楼船。

好音计待朝天使,定及新正进表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次韵春日京华

霁雪初融上苑花,蓬莱佳气晓成霞。

白头拟献河清颂,四海车书正一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次韵舟中

铁舳楼船发禁堤,峭帆高矗与云齐。

芙蓉菡萏秋江上,看尽天葩锦万机。

形式: 七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