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本深所作,名为《戊辰余告致仕庐陵士大夫分题赋诗为赠余亦答一章少酬其意》。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官场生涯的感慨与对即将退休的复杂心情。
首句“忝守忠节郡,蹉跎二十春”,诗人自谦地表示自己在忠于职守的郡县任职,却因种种原因未能有所作为,虚度了二十年光阴。这种自我反思和遗憾之情,体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自己过往行为的审视。
接着,“及兹成白首,优诏许乞身”两句,描述了诗人到了晚年,终于得到了允许退休的恩典。这里的“白首”不仅指年龄的增长,也暗含了岁月沧桑、人生苦短的意味。“优诏”则体现了朝廷对他的尊重和体恤。
“仰荷群公饯,崇觞出城闉”描绘了退休前的饯别场景,诗人受到同僚们的盛情款待,举杯畅饮,离别之际充满了不舍与敬意。其中“城闉”指的是城门之外,暗示了送别地点的庄重与隆重。
“维时冻初解,祖道无纤尘”进一步渲染了送别的氛围。冬日的严寒开始消散,象征着新生活的开始;而“无纤尘”的环境,则营造了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寓意着诗人即将踏入的退休生活将是一片净土。
“分题郊亭寺,赋者凡七人”表明了退休前的最后一次聚会,大家在郊外的寺庙中分题赋诗,共叙友情。这不仅是一次文学创作的活动,更是情感交流的重要时刻。
最后,“寸心愧难报,千里长相亲”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激与遗憾。他深知自己的付出难以完全回报大家的深情厚谊,但同时也对未来保持乐观,期待与朋友们虽相隔千里,但心始终相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回顾、对退休生活的期待,以及对友情的珍视,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