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忆故园

四山木叶绿交加,数架茅茨是我家。

窗隙微风入飞絮,竹边清露养孤花。

得眠稳寐梦须好,无句不幽诗可誇。

底事年来祗流汗,文书埋没鬓毛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四周山峦树木翠绿相接,几间简陋茅屋是我的家。
窗户缝隙中吹进轻盈飞絮,竹林旁边清露滋养着孤独的花朵。
能安稳入睡,梦境美好是福分,没有一句诗不深沉,足以夸耀。
为何近年来只知辛劳流汗,文书堆积,让鬓发渐白。

注释

四山:四周的山。
木叶:树叶。
绿交加:翠绿相接。
茅茨:茅草屋。
窗隙:窗户缝隙。
飞絮:飘飞的柳絮。
竹边:竹林旁边。
孤花:独自开放的花。
得眠:能够安睡。
稳寐:安稳的睡眠。
梦须好:梦境必须美好。
诗可誇:诗歌值得夸赞。
底事:为何。
年来:近年来。
祗流汗:只知流汗。
文书:文书工作。
埋没:淹没。
鬓毛华:鬓发渐白。

鉴赏

这首宋诗《初夏忆故园》是郑刚中的作品,描绘了初夏时节诗人对故乡的怀念。首句“四山木叶绿交加”,通过描绘四面山上树木翠绿交织的景象,展现出故园的生机盎然。接着,“数架茅茨是我家”表达了诗人对简朴乡居生活的眷恋。

“窗隙微风入飞絮,竹边清露养孤花”两句,细腻地描绘了室内的宁静与室外的清新,微风轻拂,飞絮飘入,竹丛间清露滋润着孤独的花朵,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富有诗意的氛围。

“得眠稳寐梦须好,无句不幽诗可誇”则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自己诗歌创作的自得之情,认为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梦境才会美好,诗句也显得格外幽雅。

最后,“底事年来祗流汗,文书埋没鬓毛华”以感慨作结,诗人感叹为何近年来只能忙于文书劳碌,以至于青春不再,鬓发渐白。整首诗寓情于景,既有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展现了诗人深沉的人生感慨。

收录诗词(678)

郑刚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抗金名臣。生于宋哲宗元祐三年,卒于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年六十七岁。登绍兴进士甲科。累官四川宣抚副使,治蜀颇有方略,威震境内。初刚中尝为秦桧所荐;后桧怒其在蜀专擅,罢责桂阳军居住。再责濠州团练副使,复州安置;再徙封州卒。桧死,追谥忠愍。刚中著有北山集(一名腹笑编)三十卷,《四库总目》又有周易窥余、经史专音等,并传于世

  • 字:亨仲
  • 籍贯: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
  • 生卒年:1088年—1154年

相关古诗词

初寒

边城秋意老,寒色到庭除。

雨久苔花暗,风高柳叶疏。

异乡思骨肉,多病喜方书。

岂是无归计,东阳故有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希父删定惠近诗一轴成四韵谢之

小砑花藤字画精,五言重喜见长城。

工深斧凿浑无迹,意静波澜转觉平。

湖上幽奇君胜赋,笔端芜陋我堪惊。

贪多独有珍藏计,他日山间要眼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和公实早行二首(其二)

客子发中夜,小炉香半存。

病躯凭瘦马,残梦过前村。

柳近和风紧,尘高望月昏。

何时展书卷,竹屋对朝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和公实早行二首(其一)

梦破事行李,窗灯尚半存。

寒更传古县,落月暗孤村。

道远马蹄薄,形劳神观昏。

高眠忆吾里,布被拥朝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