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黔南贾使君

绿发将军领百蛮,横戈得句一开颜。

少年圯下传书客,老去崆峒问道山。

春入莺花空自笑,秋成梨枣为谁攀。

何时定作风光主,待得征西鼓吹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年轻的将军领导众多异族,手持武器时灵感涌现面露笑容。
他曾是桥下传授经书的青年,如今年迈却在崆峒山寻求问道。
春天来临,鸟语花香他独自欢笑,秋天梨枣成熟却无人采摘。
何时能成为这里的主宰,只待凯旋归来,享受胜利的音乐和风光。

注释

绿发:形容年轻,头发乌黑。
将军:指领兵的军事领袖。
横戈:横持武器,此处指指挥战斗。
开颜:露出笑容,表示愉悦。
圯下:典故,指张良在桥下遇到黄石公传授兵书。
传书客:传授知识或经书的人。
崆峒:中国西部的名山,象征道教修行之地。
问道山:寻求道义或智慧的山。
春入莺花:春天来临,鸟儿鸣叫,花开烂漫。
空自笑:独自欢笑,无人分享。
秋成梨枣:秋季梨枣丰收。
为谁攀:询问谁来采摘。
风光主:风景的主人,比喻这里的主宰。
征西:征战西方归来。
鼓吹:古代乐队,此处指凯旋的庆祝音乐。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赠黔南贾使君》,主要通过对绿发将军形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贾使君的赞美和期待。首句“绿发将军领百蛮”,以“绿发”形容年轻有为,将军统领众多民族,显示出其威望和领导力。次句“横戈得句一开颜”,写他持戈吟诗,豪情与才情并重,笑容满面,显现出他的儒将风度。

第三句“少年圯下传书客”,借用张良圯下得授兵书的典故,暗示贾使君年轻时就具有非凡的智慧和学识。第四句“老去崆峒问道山”,则描绘了贾使君年老时依然追求学问,像问道于崆峒山一样,体现了他的好学不倦。

第五、六两句“春入莺花空自笑,秋成梨枣为谁攀”,通过春天的莺花和秋天的梨枣,寓言友人的政绩和丰功,虽然美景无人共赏,但预示着丰收和政绩的显著。最后一句“何时定作风光主,待得征西鼓吹还”,表达了诗人希望贾使君早日凯旋,成为当地风光的主宰,享受胜利的荣耀。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赞美友人才情出众、政绩斐然,并寄予厚望的赠诗,展现了黄庭坚对贾使君的敬佩和期待。

收录诗词(2359)

黄庭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字:鲁直
  • 号:山谷道人
  •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 生卒年:1045.8.9-1105.5.24

相关古诗词

懋宗奉议有佳句咏冷庭叟野居庭坚于庭叟有十八年之旧故次韵赠之

城西冷叟半忙閒,人道王阳得早还。

四望楼台皆我有,一原花竹住中间。

初无狗盗窥篱落,底事蛾眉失锁关。

每为朝天三十里,时时惊枕梦催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太和奉呈吉老县丞

山拥鸠民县,江横决事厅。

土风尊健讼,吏道要繁刑。

觟䚦今无种,蒲卢教未形。

里多齐瞯氏,材谢宋庖丁。

令尹三年课,斯人万物灵。

吾方师岂弟,僚友助丹青。

形式: 排律 押[青]韵

见诸人唱和酴醾诗辄次韵戏咏

梅残红药迟,此物共春归。

名字因壶酒,风流付枕帏。

坠钿香径草,飘雪净垣衣。

玉气晴虹发,沉材锯屑霏。

直知多不厌,何忍摘令稀。

常恨金沙学,颦时正可挥。

形式: 排律 押[微]韵

东观读未见书

汉规群玉府,东观近宸居。

诏许无双士,来观未见书。

皇文开万卷,家学陋三馀。

竹帛森延阁,星辰绕直庐。

诸生起孤贱,天子自吹嘘。

愿以多闻力,论思补帝裾。

形式: 排律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