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氏池上观雪

二月春光如水冷,池上倚阑观雪影。

飘飘飒飒舞回风,颠倒瑶花落天井。

鱼吹柳絮忽销沉,却避寒澌依藻荇。

何处飞来双脊令,令我悽然起遐省。

形式: 古风 押[梗]韵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黄玠的《谢氏池上观雪》描绘了早春时节池塘边独特的景象。诗中以“二月春光如水冷”开篇,形象地写出虽然已是春天,但气温依然寒冷,水面如同冰水般清冷。诗人倚栏而望,池中的雪花在微风中飘洒,仿佛瑶花翻飞,倒映在水中,形成一幅动态的画面。

“飘飘飒飒舞回风”进一步描绘雪花随风起舞的情景,轻盈而灵动。接着,“颠倒瑶花落天井”将雪花比喻为瑶花,生动地展现了它们纷纷扬扬、如梦如幻的飘落之姿,落入池中,如同天井中的仙境。

“鱼吹柳絮忽销沈,却避寒澌依藻荇”则转向池中的生物,鱼儿似乎被这美丽的雪景所吸引,像吹柳絮般游动,却又因寒冷而沉寂,只能依附于水草间。这一细节富有生机,又带出一丝凄凉。

最后两句“何处飞来双脊令,令我悽然起遐省”,诗人由眼前的景象引发深思,那飞翔的双脊令(可能是指某种鸟类)触发了他的思绪,让他感到哀伤,引发了对远方或过去的联想。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春雪的独特感受和内心世界的触动。

收录诗词(379)

黄玠(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黄震曾孙。幼励志操,不随世俗,躬行力践,以圣贤自期。隐居教授,孝养双亲。晚年乐吴兴山水,卜居弁山。卒年八十。有《弁山集》、《知非稿》等

  • 字:伯成
  • 号:弁山小隐
  • 籍贯:元庆元定海

相关古诗词

次韵陈县尹汉卿见寄

九华山前江水长,平生故人黄绶郎。

百里犹将劳抚字,欲行不行心未忙。

与君已在杖者列,岂忆他时能醉狂。

恨无长云数百尺,一吐愤思三千行。

草间雉子毛羽短,不拟霄汉参翱翔。

题诗采石吊李白,或者一驾西飞航。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用水精丸炷火灼丹田中

仙人掌上水精丸,摘得金茎秋露颗。

亦同阳燧大蛤珠,摩挲向日出真火。

冰台作炷丹田宫,流光直射如血红。

梅花一夜孤根暖,却笑小还无近功。

形式: 古风

拟送曹世长之官柳州赌博寨

将军曹霸有令子,躯干魁梧如北人。

辞亲再拜捧黄檄,去作柳州游徼臣。

櫜鞬已乘官驿马,顿置仍给公厨珍。

引弓之民百砦列,控扼峤海安朱垠。

伏波故事亦久矣,岂有铜柱犹嶙峋。

且当永念易播意,持酒一酹罗池神。

孤云东北望新月,山川迢遥来苦辛。

弹舌风雷语刺刺,索笑万里梅花春。

桄榔大树粉作饵,椰子酒熟甘而醇。

食膎每与华俗异,慎勿触手腥蛇鳞。

爱君貌似娄师德,故是方口又博唇。

古称容容多后福,唾面自乾可勿嗔。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与宇文同知张主簿游道场山

三月三日天气佳,县官出城早休衙。

亦有前溪宇文氏,水晶宫外看春花。

碧浪微风动浮玉,翡翠兰苕采柔绿。

笑指高人读书处,轻舟已到何山麓。

何山山头更是山,路出千岩杳霭间。

僧居蜂房开户牖,灭没紫翠飞朱丹。

川原忽满最高阁,五湖烟云一凭阑。

昔年恶虎今在否,但见丑石遗苍顽。

丽姝来往多如雨,紫绫香䙬结金缕。

佛前细语人不闻,倒坐蓝舆下山去。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