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善之杂兴三首(其一)

习隐渐成癖,苔光绿映扉。

避名常好好,绝俗任非非。

日落长镵柄,天寒白苧衣。

南鹏五月息,戢翼笑群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状态与心境,充满了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哲学意味。

首句“习隐渐成癖”,点明了主人公对隐居生活的喜爱已成习惯,仿佛对这种生活已经产生了某种痴迷。接着,“苔光绿映扉”一句,以绿苔映照门扉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幽静谧的氛围,暗示了隐士所处环境的自然与和谐。

“避名常好好,绝俗任非非。”这两句进一步揭示了隐士的生活态度——避开世俗的名利追逐,保持内心的平和与纯净;在远离尘世的生活中,随心所欲,不受世俗是非的束缚。这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方式,体现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日落长镵柄,天寒白苧衣。”描述了隐士日常生活的场景:日落时分,手持长镵(一种农具),在寒冷的天气里穿着白苧(一种粗布)制成的衣服劳作。这一画面既展现了隐士简朴的生活方式,也暗示了他与自然的亲密关系,以及对劳动的尊重。

最后,“南鹏五月息,戢翼笑群飞。”以南鹏(传说中的大鹏鸟)五月停止飞翔,敛翅而笑群鸟的比喻,表达了隐士对自由与平静生活的向往。相比于群鸟的忙碌与追逐,南鹏选择在五月这个时节暂时停下飞行,享受宁静与安逸,这象征着隐士对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隐士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感染力。

收录诗词(330)

袁桷(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举茂才异等,起为丽泽书院山长。成宗大德初,荐授翰林国史院检阅官。进郊祀十议,礼官推其博,多采用之。升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请购求辽、金、宋三史遗书。英宗至治元年,官翰林侍讲学士。泰定帝泰定初辞归。桷在词林,朝廷制册、勋臣碑铭,多出其手。卒谥文清。著有《易说》、《春秋说》、《延祐四明志》、《清容居士集》

  • 字:伯长
  • 号:清容居士
  • 籍贯:庆元路鄞县
  • 生卒年:1266—1327

相关古诗词

次韵善之杂兴三首(其二)

昔日登临地,狂歌祗自求。

汉宫空有恨,吴女不知愁。

云叶寒沙霁,江花古岸秋。

何人持铁板,击彻旧边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次韵善之杂兴三首(其三)

邓子清如竹,萧萧澹世情。

下帷怜草色,倚杖爱松声。

嗜癖成书贾,身穷付笔耕。

乘槎空有约,何日海边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月黑

月黑斗杓转,昏昏古柳壕。

干掫寒戍响,窣堵乱乌号。

风定归潮急,门深落叶高。

向来江上意,无语独萧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舟中杂书五首(其一)

野色连云白,春声引树清。

游鱼新浪急,归鸟片帆轻。

晓梦三千里,风餐第几程。

萍蓬元未稳,徙倚问天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