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三峡桥至栖贤寺二首(其一)

断峡虹桥跨,乱山云锦张。

深潭半青黑,古树杂丹黄。

久堕微尘劫,难开说法堂。

诸天图象在,百轴宝琳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三峡桥至栖贤寺沿途的壮丽景色,充满了自然之美与历史之感。首句“断峡虹桥跨”以“断峡”与“虹桥”形成鲜明对比,既展现了峡谷的险峻,又突出了桥梁的雄伟,仿佛一座跨越天堑的彩虹,连接着两个世界。接下来,“乱山云锦张”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群山比作展开的云锦,色彩斑斓,生动地描绘出山峦起伏、云雾缭绕的景象。

“深潭半青黑,古树杂丹黄”则进一步展示了自然界的多样性和生命力。深潭或明或暗,古树或红或绿,两者相映成趣,既有静谧的水景,又有生机勃勃的植被,构成了一幅和谐而富有层次的画面。

“久堕微尘劫,难开说法堂”两句,转而表达了一种对时间流逝和历史变迁的感慨。这里的“微尘劫”象征着时间的漫长与无尽,而“说法堂”可能是指某种精神或文化的传承场所,难以在这样的漫长岁月中保持其原有的辉煌。这两句诗通过对比,表达了对过去美好事物逐渐消逝的惋惜之情。

最后,“诸天图象在,百轴宝琳琅”以丰富的想象力收尾,似乎在说,尽管现实中的美好事物可能已经消失,但它们的痕迹、记忆或是象征,仍然以各种形式留存下来,如同珍藏的画卷一般,熠熠生辉。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文化、历史传承的一种颂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敏锐观察力和对历史文化的深厚情感,是一首兼具审美与哲思的作品。

收录诗词(256)

缪荃孙(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自三峡桥至栖贤寺二首(其二)

高阁倚青壁,故人无相庵。

山林归未得,仕宦味深谙。

何日乘轩过,他时剪烛谈。

小山招隐赋,深意问淮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覃]韵

栖贤谷

晚出匡庐门,径指匡庐麓。

万绿不见天,云是栖贤谷。

草深路蒙茸,往转石荦确。

忽然大声起,震掉眩耳目。

三通鼓戒鼜,万乘车转毂。

直泻决千丈,盘涡更一束。

所以水力猛,势欲洞山腹。

险崖石燕飞,黝潭神虬伏。

噌吰中金石,幽閟散琴筑。

吾读黄门记,临涧丐剩馥。

形式: 古风

匡庐杂诗五首(其一)

痴云不散漏微阳,估客帆开叶叶张。

万顷湖光平似镜,大姑山接大姑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匡庐杂诗五首(其二)

四合苍峦气郁蒸,侧峰横岭日层层。

云开衡岳昌黎事,只恐鲰生力未能。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