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冬青行

冬青枝,忆昔南渡升平时。

瑶阶左右两行植,信是阆苑仙宫移。

亭亭碧玉作柯干,雨雾风晴总宜玩。

朝退旌旗拂叶低,细蕊轻飘雪零乱。

岂知事变大可哀,湖山歌舞尽荒苔。

王气冰销兵气盛,玄扃不固六陵开。

六陵隧中龙凤骼,义士夜深偷拾得。

亲制衾裯裹碎琼,恭题谥号挥浓墨。

捧向幽闲僻静冈,愁云惨淡月微茫。

神灵翕歘潜呵护,竁穴深沉谨瘗藏。

复恐后人迷此处,识以常朝殿前树。

翠盖阴笼土一抔,万年枝在人亡遽。

屈指于今二百秋,盛衰暗逐水东流。

皇朝既监元朝失,青史曾如野史收。

空馀孤塔钱塘浒,白发遗民忍瞻睹。

天上威神固俨然,人间俯仰徒凄楚。

弗独欷歔叹宋亡,沧桑递阅俱堪伤。

阿瞒奸计为疑冢,身死还将智力防。

浮世宁云盖棺定,十二重瞳犹未瞑。

大招酹酒续悲歌,唐公洒泪应来听。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昌祺的《续冬青行》是一首怀古诗,通过对冬青树的描绘,寄寓了对历史变迁和王朝兴衰的感慨。诗的开头回忆起冬青树在南渡升平时期的种植,将其比作仙境中的植物,赞美其亭亭玉立,无论风雨晴晦都适宜观赏。然而,随着历史的转折,战乱使得湖山荒芜,昔日的繁华化为荒苔。

诗人通过冬青树的命运,寓言了南宋的衰落和元朝的兴起,以及陵寝的被盗与保护,表达了对忠臣义士的敬仰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接下来,诗人感叹时间流逝,王朝更迭,冬青树虽存,人事已非,如同历史的沧桑巨变。最后,诗人提到宋朝的灭亡,以及奸雄曹操的疑冢,暗示历史真相不易被定论,而唐公(可能指唐代某人)的泪水,象征着对历史悲剧的共鸣。

整首诗情感深沉,借物抒怀,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兴衰的深刻反思和对故国的深深怀念,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感。

收录诗词(755)

李昌祺(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名祯,、一字维卿,以字行世,、、运甓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永乐二年进士,官至广西布政使,为官清厉刚正,救灾恤贫,官声甚好。且才华富赡,学识渊博,诗集有《运甓漫稿》,又仿瞿佑《剪灯新话》作《剪灯余话》

  • 字:昌祺
  • 号:侨庵
  • 籍贯:白衣山
  • 生卒年:1376~1452

相关古诗词

汴城阅武歌

南薰门外春光老,絮雪晴飘教场草。

三卫精兵点得齐,练习今朝比常早。

长竿钜旗悬将台,四面辟易行人开。

前驱虎旅骏奔走,太监乘马当街来。

逡巡过去才都督,侍郎参行辔联属。

绣衣御史并三司,冠盖低昂密相簇。

绳床列坐阅武亭,城外击鼓城中听。

周遭柳围地宽广,阵势任摆方圆形。

内分横直开长道,火炮冲天队初到。

弰尽雕弓冰作弦,通题勇字金涂帽。

急鼓争喧骑士驰,骁捷不数幽并儿。

抡鎗夺槊左右射,互骋才艺誇神奇。

一声遥听敲钲响,输者鞭笞赢者赏。

荷戈束甲捲旌旃,沿路飞尘扑归鞅。

风传?篥远近鸣,纷纭部伍各返营。

太平方信从军乐,惟请衣粮不出征。

形式: 古风

江湖清游歌

何郎落魄非顽痴,气豪志雄才不羁。

一从束发厌雌伏,龌龊羞效东家儿。

躬耕把锄既云苦,闭门佔毕亦奚补。

浩荡大鹏希有心,四方上下如乡土。

长揖里闾亲,笑别闺中人。

拟船待明发,呼酒酾江神。

双橹齐鸣片帆挂,脱巾高眠箬篷下。

但闻佳境即停桡,客里寻常过冬夏。

屡携姑苏娃,数试宜兴茶。

琼花已枯槁,玉树空繁华。

凤台铁塔频登眺,只将乐事酬年少。

青山曾访谢公墩,綵笔留题蒋侯庙。

懒向秦淮终岁留,逡巡遥泛武昌舟。

寒波赤壁三更月,斜日黄冈万顷秋。

鹤楼鹦鹉冥搜倦,跨马着鞭仍适汴。

河岳风云豁壮怀,宋金旧迹观皆遍。

孔方通灵众所趍,那知阿堵能亡躯。

尔虽好游非利驱,颇出俗流情独殊。

都抛蝇头弃蜗角,游固可嘉居亦乐。

长歌痛饮醉复醒,慎勿闲分清与浊。

我今老矣雪鬓垂毵毵,奇胜负却穷幽探。

无缘行览惟坐谈,吟成挥毫题冰衔,愿子细读精研覃。

形式: 古风

题竹为精微陈徵士作

郭侯写竹真有名,平生少写风烟晴。

兴来只爱春雨态,毫端幻出如生成。

一竿亭亭俨中立,两竿垂垂梢叶湿。

月暗苍梧鬼魅愁,波惊渤澥蛟龙泣。

精微斋里客来稀,坐对新图静掩扉。

丁宁莫向青云挂,只恐随梭破壁飞。

形式: 古风

送葛维彰人材还乡兼寄声精微陈徵士

铜龙水乾漏声小,鱼钥金寒霜月晓。

警跸初鸣雉扇开,红云半露天人表。

布衣小臣衰朽馀,来朝乞得垂老躯。

龙钟何以展报效,但愿击壤歌康衢。

秦淮北风疾于箭,扁舟到早如乘传。

天上人归鹊预知,瓮头酒熟孙能劝。

忘机笑傲林泉间,高情长与云同閒。

时人莫讶鬓成雪,承恩两度瞻龙颜。

蹇予久作词垣客,谩写新题壮行色。

同是青原白鹭人,我独胡为归未得。

送君不尽思君情,临分忍听骊驹声。

凭将千里故人意,寄谢精微贤弟兄。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