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武台

龙辇偏惊蜀道难,谁将一剑定长安。

渔阳鼙鼓通秦塞,灵武旌旗拥汉官。

百战风高争跃马,六飞尘静见回銮。

独怜恢复功成后,河朔云深草木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灵武台》由明代诗人庞尚鹏所作,通过丰富的历史意象与情感交织,描绘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首联“龙辇偏惊蜀道难,谁将一剑定长安。”开篇即以“龙辇”和“蜀道难”营造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暗示了英雄人物在艰难险阻中挺身而出,最终以一己之力平定长安的壮举。这里的“一剑定长安”,既是对历史英雄的赞美,也暗含着对权力与和平的渴望。

颔联“渔阳鼙鼓通秦塞,灵武旌旗拥汉官。”进一步展开历史背景,渔阳鼙鼓象征着边疆的动荡,与秦塞相连,预示着战争的烽烟即将蔓延至中原。而“灵武旌旗拥汉官”则描绘了另一番景象,灵武之地成为新的中心,汉官簇拥,象征着新秩序的建立。

颈联“百战风高争跃马,六飞尘静见回銮。”描述了战争的激烈与英雄们的英勇,百战之后,风高马疾,英雄们跃马疆场,展现出不屈的精神。而“六飞尘静见回銮”则转而描绘了战争后的宁静,皇帝的归来象征着和平的到来,尘埃落定,江山稳固。

尾联“独怜恢复功成后,河朔云深草木寒。”表达了诗人对历史英雄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和平稳定的渴望。在功成名就之后,河朔之地的云深草木似乎都显得格外寒冷,这既是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是对英雄孤独与牺牲的隐喻,强调了和平来之不易,需要珍惜与守护。

整体而言,《灵武台》通过丰富的历史意象与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英雄主义与和平主题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历史深度与人文关怀的佳作。

收录诗词(390)

庞尚鹏(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安化闻叠江伯兄讣

夜静乌啼霜满林,月斜香冷漏声沉。

诗书已负青云梦,鬼女应怜白发心。

长信江山流水远,那堪风雨落花深。

边庭独下灯前泪,愁听胡笳杂暮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林中丞念堂与予夙有心期卒于姑苏挽之

十载相期赋远游,一朝离恨付江流。

埋轮南国心犹壮,建节东吴志未酬。

义薄皇天须自信,名高青史复何求。

冲星夜拂龙泉剑,应有寒光射斗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吊谭省吾

地下修文笔影寒,忆君离索夜漫漫。

愁来忍听山阳笛,梦觉虚弹贡禹冠。

伏枥未忘千里志,长生安得九还丹。

何年挂剑坟头树,肠断西风夕照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泰和别陈养兰先生

忆昔传经廿载前,丹心如渴吸春泉。

浮名误入金闺籍,丽藻空惭白雪篇。

避俗不嫌沽酒市,卜居何用买山钱。

骊歌一曲长亭晚,草绿江头月满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