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台

发轫富春驿,舣棹严陵滩。

缅怀隐士踪,访古登巉岩。

峨峨钓台高,寂寂空江寒。

目旷尘襟开,天远浮云间。

惟子秉高节,卓立超人寰。

纷纷仕进者,视子莫敢班。

出处各有道,要在义所安。

矫激非中庸,汩没斯贪顽。

王事有程期,寸心剧飞翰。

登舟渺回首,烟水空漫漫。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前往富春驿,停泊在严陵滩,探访古代隐士的足迹,登临钓台的情景。诗中通过“缅怀”、“访古”、“峨峨”、“寂寂”等词,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宁静的氛围,展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敬仰。

“目旷尘襟开,天远浮云间”,诗人的心灵在自然美景中得到了净化,视野开阔,仿佛与天地相连,表达了对自由与纯净境界的追求。“惟子秉高节,卓立超人寰”,诗人赞美那位隐士,以其高尚的节操超越世俗,独步世间。这种对比,突出了隐逸生活的高洁与世间的纷扰形成鲜明对照。

“纷纷仕进者,视子莫敢班”,诗人感叹于众多追求功名利禄的人,无法与隐士相提并论,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推崇和对官场的疏离感。“王事有程期,寸心剧飞翰”,虽然诗人肩负着国家的使命,但内心却渴望像飞鸟一样自由自在,体现了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与挣扎。

最后,“登舟渺回首,烟水空漫漫”,诗人离开时,回望钓台,只见烟波浩渺,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留恋与对未来的迷茫,同时也暗示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不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探访钓台的过程,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展现了明代文人对精神自由的追求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收录诗词(1619)

孙承恩(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草萍

山行忽终日,日落风飕飕。

苍然暝色起,原野烟光浮。

依稀见村落,儿童逐归牛。

山径丛竹深,鸟雀声啾啾。

万物已偃息,我行良未休。

驿吏走仓皇,再拜候道周。

顾之问前途,为余指林丘。

入门华灯列,山醪献新篘。

空堂耿无寐,百感不自由。

惺惺待明发,起坐听更筹。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东乡

廿里忽一村,十里忽一邮。

行行历重山,长途邈悠悠。

惟兹乡土异,山田已微收。

村墟颇萧条,深林叫钩辀。

况闻多寇盗,逢人肆虔刘。

兹邑实鼎建,劫掠始得休。

阴云黯然至,林木深已幽。

大雨忽滂沱,泥涂满行辀。

仆夫款柴扉,请此盍少留。

咄嗟行路难,怅然增烦忧。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南昌

今秋气候异,九月犹炎蒸。

客行苦驰驱,弭节南昌城。

兹邦实巨镇,人事相频仍。

招邀荷地主,疏佣怯承迎。

思惟庚辰变,叛逆干天刑。

兵戈苦骚屑,杀戮何纵横。

我行经故墟,鸣禽寂无声。

惨淡来悲风,酒带战血腥。

壮哉孙与许,英风凛犹生。

无由寄一尊,泪洒江涛清。

形式: 古风

漳墅

解缆发洪都,风顺五两轻。

烟波浩瀰漫,极目如掌平。

遥遥萧滩驿,望望临江城。

不知此何方,但闻鸡犬声。

桅樯密如栉,水际何纵横。

要津实四达,商贾多所经。

壮年远游赋,浩荡江湖情。

向来守堂户,局促孤此生。

形式: 古风